劳力士恒动1908型:赋予机芯新意义的卓越创新


[腕表之家 巧匠传承] 劳力士在2023年推出恒动1908型,被公众视作切利尼系列的接班人。这两大系列均在正装表领域发展,采用贵金属表壳和皮质表带。自恒动1908型的发布以来,劳力士已默默将切利尼系列从官方网站上移除,凸显了恒动1908型接班者的地位。然而,该系列受到重视的不仅在于其外观设计,更重要的是其所装载的Cal.7140自动上链机芯的首次露面。对于这枚机芯,它的普遍存在比表款本体还要重要。

恒动1908型(型号:m52508-0006)以年份命名,寄予了深厚的纪念意义。比如,GP芝柏表的“1966”系列,是向1966年发布的首款高频自动机芯Gyromatic HF致敬。劳力士的兄弟品牌,帝舵的“1926”系列,是向1926年发明并获得专利的蚝式表壳技术表示敬意。1908年对于劳力士来讲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年品牌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将“ROLEX”注册为商标。以成立年份命名,一方面预示着恒动1908型将继承并融入时期的经典设计,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劳力士对新系列的期望和寄托,体现了品牌“不忘初心”的精神。

恒动1908型被视作切利尼的继承者,两者不仅在产品定位上十分相似,甚至连39mm的表直径等参数也一样,可以说是切利尼的“精神延续”。两大系列唯一的差异在于盘面设计:恒动1908型采用了小三针布局,3、9、12点位的时间标识采用阿拉伯数字,时针前端加入了镂空圆环,犹如放大版“宝玑针”,也有人称之为被掏空的“奔驰针”。无疑,这种指针造型随着新型号的出现,对于那些熟悉经典元素的爱表人士而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此外,恒动1908型在视觉效果上更精致,其表冠体积较切利尼系列有所减小。由于表冠采用非锁入式设计,皇冠标志可以随喜好旋转至任意角度,这一点得到了部分“强迫症”表友的认可。

在劳力士过去的腕表设计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实心底盖,玩家难以一览其机芯精妙的运作。但今年的恒动1908型以及新款的宇宙计迪通拿都采用了背透底盖,让机芯的结构和运行状况呈现在玩家眼前。因此,Cal.7140机芯在外观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自动陀为18K金制造,与劳力士过去很多“钢陀”机芯形成鲜明对比。其机芯夹板以独特的日内瓦纹装饰,螺柱纹之间带有抛光凹槽。

从参数看,劳力士7140自动上链机芯的震动频率为28,800 次/小时(4赫兹),理论上最大的动力储存为66小时。该机芯采用劳力士专利的Chronergy擒纵机构,Syloxi硅游丝的加入使其有一定的抗磁能力。Paraflex避震器是劳力士机芯的专利,弹簧金属片经过力学计算,使其结构比常见避震器更为精细。此外,它的厚度仅4.05毫米(含自动陀),比Cal.3230/Cal.3235减少了约34%,更适合装配在纤薄的表壳中。因此,有可能品牌将在未来扩展Cal.7140机芯的应用范围,或基于这个机芯推出更多的复杂功能型号。这一次,劳力士对表款和机芯赋予了新的定义,相信会给对表款和机芯有所追求的佩戴者带来更多新的期待。(图/文 腕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