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三轮花费两小时 女求职者发现月薪仅1900元


10月26日,四川成都,一位名为曾女士的求职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帖子,讲述了自己参加一家公司面试的经历。原来,她在网上看到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月薪待遇为4000元至5000元,且有良好的公司福利和餐补。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耗费心力的三轮面试后,真实的月薪却令她哭笑不得。

曾女士表示,她在第一轮面试中问了工资问题,但面试官却告诉她,这个问题需要在第二轮面试中询问。然而,第二轮面试结束后,这个问题又被推给了第三轮的面试官,这让她感到非常困扰。最后,她在第三轮面试后,得知了实际的工资待遇,令她大感诧异。底薪是3000元至4000元,实习期间为2400元,扣除购买社保后,每月工资仅有1900元。

这与该公司在招聘信息中写的待遇严重不符,无疑给曾女士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另外,该公司所提供的薪资水平明显低于成都市区目前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达到了违规之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社保、公积金等并不会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诚然,薪酬的计算体系可能会比较复杂,招聘信息中完全有可能因理解不准确,以致于求职者对实际情况产生误解。但对于求职者而言,单位在招聘信息中的误导行为严重影响了求职者的就业决策,更是侵犯了求职者的知情权,严重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

曾女士的经历引发了网友的广泛热议,各种声音纷至沓来,有许多网友表示,他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虚报薪酬待遇,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前来投递简历,但实际的薪资待遇却远低于招聘广告中的标价,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求职者的权益。

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招聘信息,给求职者一个清晰的就业环境和薪资待遇。少玩文字游戏,更加尊重求职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互信的交流关系,更好的完成招聘任务,提升公司的整体形象。因此,就业本来就是双向选择的过程,用人单位无须过于美化招聘信息,真诚、规范地对待求职者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