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对购房市场影响何在?


10月31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将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从11月1日开始,如果申请人家庭在北京没有房产,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公积金贷款记录,那么将适应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这就意味着,公积金贷款政策不再考察商业贷款记录。这样的政策调整有望带动市场情绪。

需要注意到的是,北京的公积金贷款政策仍然有一些限制。例如,如果借款申请人在申请公积金贷款时,全国范围内不能有未偿还的公积金贷款。另外,如果借款申请人离婚不满一年且未再婚,无论有无贷款记录或有无房产,都将被认定为二套房产。

这一新标准摒弃了对购房者商业贷款记录的审查,只关注全国范围内的公积金贷款记录,这与此前上海公积金首套认定标准相似。

这一新政策的发布被视为利好信号,因为对于那些没有房产,而且还没有使用过公积金贷款的购房者来说,他们可以享受较低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更低的首付比例以及更高的贷款额度。这对于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减轻购房者的购房压力,提振购房者的购房情绪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这一新政策也引起了市场和专家们的关注。北京链家研究院就此事做了详细的分析。比如,如果一名职工要购买一套评估价为400万元的房子,如果在新的政策下,他们可以采用首套公积金组合贷款方式支付,那么他们每月的供款额将比之前可节省大约1088元,而总利息则可节省高达32.65万元。

然而,虽然北京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调整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利好,但专家们也认为,当前北京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压力仍在,政策仍然需要围绕稳定房价预期、激活置换链条、降低合理住房需求购房门槛等方面展开,并按照因区施策原则,优化限购政策,同时或对普宅认定标准、房贷利率等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北京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阳光化、透明化无疑将大大增强公众对于公积金贷款的理解和信赖,也将给市场带来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