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刷新温度极值,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气候分析报告


12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在其官方渠道公布了2023年秋季气候情况的综合分析。据报道,今年秋季(9至11月),全国平均气温创下自196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达到了11.3℃,较往年同期上升了1.1℃。气温高点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和东部地区,这些地方的气温偏高达2至4℃。不仅如此,贵州、辽宁、四川、天津、新疆、云南和浙江等地的平均气温均达到了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记录。

这一季,不少地方气温记录被打破,66个国家级气象站在秋季录得的日最高温度刷新了历史纪录。例如,甘肃敦煌在9月4日记录到了37.4℃的高温。此外,东北地区及河北、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多个地区共有36个气象站出现了极端日降温事件,黑龙江五大连池在11月3日的日降温幅度更是突破了历史最高值。

在秋季降水情况方面,报告显示降水量整体略高于平均水平,但是分布不甚均匀。平均降水量为126.8毫米,比往年同期平均值(121.4毫米)高出5.3%。华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四川西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西部和东南部以及西藏西部和南部等地区的降水量偏少,而华中地区中北部、陕西东南部、重庆东北部、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青海东部及新疆北部等地区的降水量则明显偏多。福建福州和广东番禹在秋季分别录得的日降水量打破了历史极值记录。

强对流天气现象也在2023年秋季频繁出现,全季共有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这些强对流天气导致多个省份受到了风雹灾害的影响。特别是9月19日,江苏宿迁市和盐城市遭受到了不同强度的龙卷风侵袭,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尽管整体气温偏高,但秋季仍有10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其中6次发生在11月。特别在11月6至7日和23至25日两次冷空气过程达到寒潮级别,使得除部分南方地区外,全国大多数地区气温普遍下降8至16℃,部分地区的降温范围甚至超过了16℃。这一系列的冷空气和寒潮过程带来的大风降温以及雨雪天气对国内的农牧业生产、交通、能源供应、城市运行、人体健康和民众生活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