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发生了一宗引发城市交通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关注的出租车“跳表”事件。一名乘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指控一辆上海出租车的计价器运行异常,几乎是以每秒跳动一元的速度增加车费,仅仅5秒,车费便激增了4元。该乘客感叹,遭遇如此事件感觉“很离谱”。视频在网上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众多网友对该出租车的计价模式提出了质疑。
为了查清事实,求证视频团队对此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根据上海市交通委12月8日的最新回应,涉事司机已承认违规安装了被称为“小马达”的装置,用以伪造实际行驶里程和金额。通过出租车公司提供的后台数据可以看出,该车行驶的实际时间与营运数据存在明显不符。经过初步的核算,该出租车的平均时速约为100公里/小时,明显超出了城市高架的限速标准。更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实际载客行驶的距离仅为9.04公里,远低于计价器所显示的20.9公里。
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相关发言人向媒体透露,涉事司机在做笔录时已经拆除了相关的非法设备,并且根据《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该司机因严重违规操作计价器,将面临取消客运服务营运资质的处罚,且5年内不得再从事出租汽车行业工作。
事态发展至此,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小马达”这样的非法装置是否能被及时发现和制止?针对这一问题,记者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获悉,虽然当前的网联计价器强检电子封印平台能够对内设参数异常的车辆进行预警,但由于“小马达”是外接设备,其检测难度较大。不过,检测机构目前正在开发一套新的预警系统,旨在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互联网技术,对车辆运营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以便及时发现和预警非法安装“小马达”的行为。
针对此类欺诈行为,交通委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觉,在乘坐出租车时,若发现运费计算异常或车费过高,应立即提出,并在下车后索取发票,保留好车辆信息和费用证据,以备事后报警或通过12345等途径进行投诉。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已表示,将对全市的出租车进行常态化的执法检查,以确保市民乘客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城市交通的公正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