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直播带货明星董宇辉由于一篇关于吉林的“小作文”引发了网络上一系列争议,使得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在短短四天内粉丝数锐减14万。这件事情不仅在网红经济圈内引起了如同风暴般的连锁反应,还让这起风波作为社会现象被广泛讨论。
根源可以追溯到东方甄选抖音直播间的一个评论,其中小编表示,董宇辉的“小作文”是由团队撰写,并将这一评论置顶。这引起了粉丝们的质疑,人们认为这是在“背刺”董宇辉。不久后,围绕此事的言论战在网络上一触即发,导致东方甄选遭受了大量脱粉,而这些粉丝转而出现在其竞争对手“高途佳品”的直播间。
情况升温之际,董宇辉本人于12月13日发布长文回应,表示其文案既有自己撰写的,也有小编贡献的成分,并呼吁大家保持理性。与此同时,董宇辉在其社交媒体主页上的签名也做了修改,似乎意在消弭该事件的不良影响。
然而,此事件背后折射出东方甄选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网红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大IP的成功建立,往往需要团队背后的协作以及运营策略的多方支持。然而,东方甄选居然在公开平台上对内部议题进行讨论,既不符合专业精神,也可能会对主播本人和整个机构的形象造成损伤。
12月14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社交平台发表视频声明,对小编的职业精神提出质疑。此事让人们不禁反思,是否东方甄选的团队内部在文案创作、分工、奖惩机制等方面存在不明确或不完善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团队的稳定和团结。更深一层来思考,除了文案创作之外,其他方面是否也有潜在问题尚未暴露?
一系列的事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可能导致的影响是企业商业模式甚至市场变动。东方甄选显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局面。在东方甄选的平台上,董宇辉之所以能出圈并获得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其个人才华和魅力,还有平台与机构团队的相互促进作用。
对于粉丝来说,谁是“小作文”的真正作者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如何面对这次危机,如何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截至12月13日收盘,东方甄选的股价跌幅达到12.96%,报27.20港元/股。可以看出,这场风波过后,没有赢家。直播带货的乱象,对于整个网红经济模式来说,都是一个警示,提示行业内部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