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深夜,台湾媒体爆出汪小菲因涉嫌酒后在其前妻大S家楼下滋扰事件。报道指出,汪小菲初次抵达大S家底下,计划探望女儿,但其行为遭保安阻止,随即工作人员出现酒精反应,开始表现出轻度醉态。
警方接到大S的报警电话后,迅速行动将汪小菲带到警局。然而,进入警局后,汪小菲不仅状态清醒,而且还向媒体表示此次来警局是主动报警。他声称要举报大S非法拘禁孩子,不允许他与子女见面,并提及大S有长期服用违禁物质情形。汪小菲还豪言拥有相关证据。
在警局外等待的记者们看到汪小菲表现得语气强硬,似乎对自己的指控信心满满。他在警局前驻足良久,似乎想借由媒体曝光为自己的诉求加压。
不过事件有了新的转折,汪小菲在警局内待了不长时间后,就接到一个电话。接完电话,他立刻离开了警局,此后再未返回。媒体随后对警局进行询问,值班人员表示汪小菲并未提供举报大S的任何证据。
此事之后,汪小菲回到了自己入住的酒店并开启了直播,他在直播中以及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目前大S所住房子的物业费是由自己缴纳,并且在评论区宣称孩子是被大S方面强行带走的。
汪小菲此举引起外界一阵热议,有网民认为他挑战底线,对大S造成心理压力,更有人质疑他所谓的”证据”到底是否存在。这场宿醉后的举报,最终变成了一个无疾而终的闹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曾经的娱乐圈话题事件或许会渐渐被人遗忘,但对当事人家庭的影响却是长远的。
此次事件不仅在两岸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更在网上掀起了关于明星家庭私事公开化的辩论。公众和媒体如何在关注娱乐新闻与尊重当事人隐私之间取得平衡,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