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日之下》深描社会暗面 获影坛殊荣


在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庆典上,《白日之下》以16项提名获得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及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为这部电影的制作和表演获得了极高的认可。虽未获奖,林保怡的表现亦获得了广大认可,作为”遗珠”的他颇受观众同情。《白日之下》自4月12日全国上映以来,保持了豆瓣超8分的高评分,人们对其剧情和演技的认可,如潮水般涌来。

这部作品汲取了诸多真实新闻事件的灵感,包括康桥之家院长性侵智障女一事、剑桥护老院长者被迫露天待洗、国宾之家残疾院友的不人道对待案,以及同为康桥之家的多起离奇死亡案件等。导演简君晋巧妙地绕开罪案故事本身的奇观,通过一个新闻记者暗访的角度,深入事件的核心,展现了人性的贪婪、残酷和对善良的无助。

简君晋自幼便对电影情有独钟,原本计划赴加拿大学习美术的他,门未能如愿,改而入读温哥华电影学院,由此启航自己的电影之梦。《白日之下》是他的第二部长篇作品,跨度极大的两部电影风格,体现了他对于时代和社会问题的敏感。

在电影中,女主角面对新闻热点转瞬即逝,对追求真相之“意义”的迷惘反思,“有人记一两天也好”;而当黑心福利院关门,作恶者易容再生,弱势群体却家无宿舍中无家可归。一句“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不仅是对角色的宽慰,也是导演对待沉重议题的思考。

《白日之下》的剧本历经五年的打磨,找资金的艰辛道路也是预料之中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监制尔冬升为寻求资金投入尽心尽力,使得这部电影得以最终呈现于世人面前。导演简君晋在准备工作上,通过与报道过相关事件的记者接触,深入了解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情况和心理活动,使得角色更加生动真实。

对于在本作中表现突出的演员,导演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年轻演员如余香凝、梁雍婷均凭借其深入人心的演绎赢得了金像奖的认可。此外,林保怡、姜大卫等资深演员的出色表现与年轻世代演员的鲜活气息相结合,为这部电影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

《白日之下》的音乐处理也同样谨慎,导演希望音乐能够真实地陪伴观众,使之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除了电影艺术上的尝试,简君晋更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人们对老年生活和养老问题有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哪怕我们无法从体制上做出改变,每个人也能从关爱身边的长者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中的“假爷孙”情感线,所代表的温情释放加强了影片中的情感深度。而在现实生活中记者和今日传媒所面对的困境,在简君晋眼中,一部电影虽不能改变社会,但至少能为理解和支持新闻行业作出贡献。

《白日之下》探讨的不仅是犯罪黑幕,更是人性与现实的冲突和挣扎。导演简君晋期待,通过这部作品,能够促使社会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弱势群体,以及那些依然奋战在新闻报道第一线的工作者。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它如何触动人心,引发观众的深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