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出是我吗?”当听到电话中林保怡这样问时,许多人会惊讶。一向形象深入人心的他,在电影《白日之下》中转化为一个肢体残疾的院长,带来深刻的人物转变。他的这一形象,同时也象征着他演艺路上的新方向。
林保怡在影视圈摸爬滚打超过30载,无数次在荧幕上挥洒演技,终在今年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演员提名。这份来之不易的肯定,对他来说,已是最好的奖赏。他说:“我心里已经得过奖了,实体的奖我已放下。”这位演技派坚持“Be Happy”的座右铭,更看中的是艺术的传达而非荣誉的获得。
在《白日之下》里,林保怡所饰演的章剑华角色,看似与弱势团体为伍的院长,却暗藏其不为人知的残忍面目。其角色设计源于多起香港真实的安老院舍和残疾人院舍的恶性事件。这也是他在职业生涯中首次深度挖掘并演绎如此复杂、具有争议性的人物。
不仅如此,电影复原了真实事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角色,还是一个被隐藏在现实中的社会问题的冰山一角。这部电影的问世过程异常艰难,年轻导演简君晋筹备5年,多次寻求投资无门,直到古天乐慧眼识珠投资,才得以开拍。
林保怡对于角色的塑造也是费尽心思。不同于以往的警察或律师角色,这一次他积极观摩并学习肢体残疾人士的行为特点,通过与他们的接触与观察来丰富角色的内涵。如此全心投入的准备,让他在演绎过程中更贴近角色内心,呈现出一种层次分明的复杂性。
即使没有拿下最后的金像奖影帝,林保怡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不减反增。他所带来的不只是转型之作,更是对香港电影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体现。这不仅是对他自己,更是对整个电影界持续进取精神的一次彰显。
林保怡曾在接受采访时平淡地叙述了他的日常生活,包括遛狗、买菜至与街坊亲切交流。他的人生态度亦如他的演技一样,拿得起放得下,淡然处之。作为港剧与港片中最熟悉的脸孔,林保怡正逐步在尝试和改变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章节。而我们,也期待着这位老戏骨继续带来更多惊喜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