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并未局限于边境之内的探索,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发出明确信息:中国已做好充足准备,随时欢迎全球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及地区一起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以此缔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空间探索环境。
中国空间站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部分,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重大工程的良性发展,中国已着手进行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这一新一批的选拔工作于2022年全面启动,计划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预定空间站飞行任务需要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类人员,因此,选定的这些预备航天员同样会在这三类中按需进行分配。
选拔工作的流程严谨,候选人选拔的标准高,尤其是航天驾驶员的选拔,候选人范围覆盖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此外,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候选人则主要来自于有关工业部门、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特别是从香港、澳门地区中选择数名候选对象进入载荷专家选拔的最后环节。目前,已经有超过20名候选人进入了这一选拔的最后阶段,全体选拔工作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中国空间站迎来了首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有着丰富的航空航天领域的教育和研究背景,他主要负责的是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工作。在他之前,他就在科学以及航天工程等领域完成过专业训练,并且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最后成功入选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每一位预备航天员的辛勤付出,正如林西强所强调的那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欢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一起推进空间飞行任务的发展,让全人类共享空间科技的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大的进步。在此,我们也期待着第四批预备航天员能够早日完成选拔任务,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继续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