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总编辑陈敏/记者文尤力庭/摄报道:千军万马,壮心不已,致力于抗美援朝,历尽辛酸,跨越鸭绿江……是他们,历经两年零9个月的艰难战役,体验生死边缘的战士们,为中国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今年(2023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战斗73周年纪念日,记者寻访了怀揣着一份深情的老兵杨太忠先生。
或许你会对这名老兵有所疑惑:为何被尊称为抗美援朝老兵、中国人民志愿军建军一等功臣?这源于他身上厚重的战火烙印,正是他的勇气和韧劲,铸就了他的荣誉。他用自己的行动揭示出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展现了军人的坚韧和忠诚。
重新翻开军史的篇章,快要步入人生的尾声的杨太忠,会思量着他的军旅岁月。而这半世纪的岁月,都被那个残酷而决绝的夜晚锁定。一个荒冷的夜晚,雪花铺满整个朝鲜,那天是1953年的2月12日,距离抗美援朝的终止还有5个月。
年仅21岁的他,担任着爆破组组长的职责,召开攻击,杨太忠和他同伴一路冲进敌人的阵地,手到擒来,把对方的机枪抓过来,接下来,在一瞬间他投进了炸药包到敌人的阵地中,染红了一片白雪。
这一幕幕的经历细思起来,对于当时的杨太忠来说,是一种极度的激励。即使在枪林弹雨中,杨太忠也丝毫没有畏惧,带领着坚韧,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以及一等功勋的荣誉。
历经岁月的沧桑,在从军队退役后,他投身到了社会工作的第一线,充当了一个讲师,向年轻人和新兵讲述他的抗美援朝的精神,对于和平的深沉向往,他看到下一代过上了优秀的生活,这让他感到成功和卓越。
他不仅努力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成功,还持续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杨太忠先生通过对江南大学的资助,他表达了自己对年轻人的欣赏和期望,他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往更高的科技实现科研上突破,并且能在国际能团结更多力量,共同维护祖国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