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籍科学家薛其坤首度荣获巴克利奖,破70年历史记录


2023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教授荣获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这是自1953年第一次颁发以来,首次有中国籍物理学家奋战在这个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峰。巴克利奖的宗旨是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此次是薛其坤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shvin Vishwanath为”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创新性理论和实验研究”一研动天下,成为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薛其坤教授因拓扑绝缘体研究以及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创新型研究突破,名垂留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作为凝聚态物理的一项重要量子效应,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坚持不懈的探求方向,但均面临着现实的挑战和困难。

早在2009年,薛其坤教授就组织了一支跨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多个研究团队,集中力量从拓扑绝缘体研究的角度研判及筹划实验方案。终于在2012年底,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困难中不屈不挠,成功在实验中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身影,实现了世界首次。这一成果在2013年3月被美国《科学》杂志接收发表,评审予以高度赞赏,公认为”凝聚态物理界的一份里程碑工作”。

薛其坤教授以及研究团队实时测量样品和数据提供出弥足珍贵的物理现象,作为全球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开创了新的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新方向。此外,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及其无耗散边缘态在应用方面预示了可能进行新一代低能耗电子器件的开发,解决未来一系列关乎人类生活的瓶颈问题。

薛其坤教授深信,取得科研成果离不开国家科技实力的迅速发展和基础科研的深厚积累。他表示,这个荣誉属于每位团队成员,更属于国家。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中国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成果,引领国际科研的发展。他鼓舞着所有为科学研究付诸努力的学子们,呐喊自强不息,为科学研究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祝贺薛其坤教授,像他一样的中国科学家,你们辛勤的付出是中国科研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