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启航的天舟七号或将推动中国空间站构型升级为“十”字形


今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宣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计划,即即将启动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计划,与此同时,未来也计划发射扩展舱段,以最终使中国空间站的基本构型升级为”十”字形。

在林西强的介绍中,我们得知天舟七号将执行的是一次重要的空间站补给任务。预计,这次补给任务能够支持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八号两个飞船的航天员组在轨执行任务。林西强在发布会中向公众保证,尽管今年只有一次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但中国的空间站的物资储存是充足的,它们不仅足以支持航天员的日常驻留和平台的维护升级等工作,并能够应对在轨大规模实验任务,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也能保证航天员在轨驻留三个月的物资需要。

除此之外,林西强还详尽地展示了中国在空间物资补给方面的储备策略。他们在此一直遵循着“未雨绸缪”的原则。举例来说,直到天舟七号发射时,他们都会确保在轨的库存和天舟七号所能携带的物资总量,能够满足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一年的需求。这就意味着,通过天舟七号敲定的一次补给,已经足够支持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八号的两个航天员组在轨执行任务。

今年只安排一次货运飞船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技术进步,货运飞船载物量得到提升。自天舟六号开始,实施了更先进的货物舱设计,从而使得装载空间和装载重量分别增加了约24%和22%。另一方面,天地联动的信息系统让精准补货成为可能。并通过建立了物资设计寿命和设计使用模型,使得补给效能得到提升,后续可能进一步降低货运飞船的发射频率。

据林西强介绍,中国空间站将由现有的”T”字型改造升级为”十”字型。计划未来将发射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天文望远镜,也将在适当时机发射扩展舱段。扩展舱段将携带多个领域的空间科学实验机柜和舱外实验装置,以满足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新需求。同时,为了提高航天员的在轨工作、生活和健康保障水平,也将升级相关的设施设备。

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致力于和平的探索和利用外空,为人类推动科学认知,扩展和延伸人类活动空间,以及推动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与交流,包括共同进行航天员飞行、空间应用载荷研制试验、空间环境治理以及青少年航天科普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