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澎湃新闻记者与爱鸟人士的联合暗访调查揭露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现象。在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崎岖地带,悄无声息地布满了恶劣的捕鸟网。连充满生机的鹰、隼、鸮等保护动物也频繁触网,无奈成为猎物或丧命。更令人心痛的是, 许多这些无辜的生命的最后归宿竟然是人们的餐桌上,化作一道道市场上被冠以”野味”名义的食物。
这项消息在10月26日由澎湃新闻24HLIVE报道后引起了广大社会群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接到这个信息后,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立刻作出反应。连同烟台市和长岛森林公安,他们以紧急成立联合调查组的方式,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他们计划在10月27日之前,组织人员前往事发的砣矶镇进行调查。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始全面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非法猎捕候鸟行动。
为了更有效的寻找并清理山林间的捕鸟工具,长岛保护区从10月26日开始,动员了该地区所有乡镇、街道的警力,机关干部以及志愿者们,立即行动上山进行拉网式排查,誓言在山上的每一处都不会留下捕鸟工具的藏身之处。
为了从源头预防和杜绝这种对保护动物的非法猎捕行为,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牵头,各个乡镇街道参与,充实了护鸟巡逻队,加强了对于鸟类保护的力度。在每年的候鸟迁徙季节,他们会加大上山巡逻的频次,对于在山林中发现的非法捕鸟行为,他们会对其进行重拳打击。
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参与了清理行动,他们主要针对的是宾馆、酒店、民宿等可能存在非法加工销售野生鸟类的餐饮场所,发现此类行为,便会依法严惩。
对于如此坚决和全面的反应,我们期待长岛自然保护区能够建立起一个更严密的长效管理机制,将爱鸟护林作为日常行为,落实到每一个乡镇的政府和渔村”一把手”的职责之中,同时通过更多的社会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爱鸟护鸟的行动中,引导全社会形成对非法猎捕鸟类一种力挺正义、抵制不法的道德风尚,使山东长岛真正成为鸟类和人类和谐共生的福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