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米14系列的正式评测解禁,有一些博主和互联网用户发现,尽管在澎湃OS的开机画面上显示的仍然是”由Android驱动”,并且在系统参数中显示的安卓版本也是基于Android 14,但这并不代表澎湃OS的模仿和抄袭。反而,可以看出小米澎湃OS还处在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需要时间进行技术积累和市场推广。
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早期依赖于安卓系统并非完全是坏事,反而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过渡至全新的操作系统上,而不会对其习惯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这也可以为制造商提供一个充足的时间来改善和解决在自主研发操作系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与用户习惯、应用兼容和生态适应性等相关问题。小米的这个决策可以说是非常明智和实用的。
小米澎湃OS虽然仍有安卓的影子,但在底层架构上已经进行了大量的重塑和改进。根据小米创始人雷军之前公开的信息,澎湃OS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包括实现端到端的优化性能,将人工智能的力量引入其中,更高效的物联网连接能力,以及确保全方位的隐私和安全。
在系统内核层面,小米的研发团队将自研的“Vela”系统内核与被深度修改过的Linux系统内核进行了融合,重塑了性能调度、任务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管理等关键模块,实现了对系统性能和效率的大幅提升。
在服务与框架层,小米将安卓的服务框架和自研的Vela系统服务框架融合,同时打造了8大子系统,其中全新的AI子系统则成为了整个系统的“智能大脑”。
在跨端层,即HyperConnect层,小米彻底打破了各硬件设备之间的界限,让所有的设备都能够基于同一种协议进行连接和实时通信,最终构建出了一个能够涵盖人、汽车和家庭全生态的智能世界。
这次的小米澎湃OS研发更加重视了安全性问题,针对内核层、服务框架层、跨端层都设置了全端的安全系统,尤其在内核层启用了全新开发的微内核安全系统,保证了安全性能从最底层就被实现。
从这些点来看,小米澎湃OS的出现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的一次重大突破。虽然仍然基于安卓,但已经展现出了很强的自我特色和非凡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