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成功拍卖苹果二手手机未收到货 法院判决赔偿6000元未得到执行


“我于两年前在阿里拍卖平台下了订单,但至今尚未收到两台低价拍得的二手手机。” 这是近期来自湖南娄底的承先生在向《潇湘晨报》记者诉说他的遭遇时,口中的无奈。通过阿里拍卖平台,承先生在2021年3月成功以较低的价格101元和151元拍到两部二手手机。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尽管卖家标记已发货,但实际上却是虚假的发货信息。承先生在起诉卖家后原本应该得到6600元的赔偿,但结果却是至今未收到赔偿,手机自然也石沉大海。

在承先生遭遇这起诉诸暗弹的事件后,他开始积极行动,向多方寻求帮助,并通过法律程序向卖家追讨赔偿。可是即便在法院做出判决赔偿承先生6600元后,广州市时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却给出这样的回应:“ 当时已经没货了,我们之前尝试和对方协商赔偿,但未有结果。”

对于此事,承先生并未接受公司的回应,他相信自己的权益应当得到保护,并认为阿里拍卖平台也应该承担相应责任,督促卖家发货或者实施赔偿。同时,承先生还提到了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虽然卖方表示没有手机可发,但却一直在平台上出售同一型号的手机,销售量甚至超过200部。

冷静面对权利被侵犯的承先生,令人钦佩的是他的坚韧不拔。对此,记者曾经联系了淘宝网拍卖平台,对方表示将反馈此事,并在24小时内给予回复。各方的反应让人对这起事件的最终结果充满了期待,是否能够做出公正的裁定,还须拭目以待。

湖南联合创业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刘研律师提醒大家,当面临类似情况时,用户应该理智处理,首先应该向平台要求卖家发货或追回款项,如果处理不妥,可以直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同时,买家也应对一些价格极低的拍卖活动保持理智,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捍卫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自我保护以避免再次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