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终于安静下来,真是舒了一口气。10月31日那个清晨,朱耿德看到儿子朱杨柱安然无恙、状态良好地出舱,他那严肃的脸上终于展现出笑意,他说,揪紧的心终于得以舒展。当天早上8点11分,神舟十六号返回舱顺利着陆在东风着陆场,标志着三位航天员5个月的太空“出差”任务圆满结束。中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的父母以及乡亲邻里,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等待着英雄的回归。看到儿子身体健康,父母亲人不禁激动地挥动双手。
“近四年了,我们都没有见到他,真的非常想他。”那天早晨,当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即将着陆,朱耿德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双眼含泪。他的妻子周瑞侠坐在一边,双手微微颤抖,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当返回舱平稳降落,医生报告航天员身体检查一切正常,所有的亲友们都激动得鼓掌欢呼,朱耿德更是再次被眼泪打湿了眼眶:”任务圆满完成就好,能安全回来就好。”
9点05分,朱杨柱安全出舱,看到儿子状态良好,周瑞侠紧攥的双手终于能放松下来,朱耿德的一脸严肃也终于化成欢笑,他们和亲友们一起欢呼起来,和电视机里的朱杨柱挥手致以热烈的问候。每一次的太空时刻,朱耿德和周瑞侠记忆犹新。
从5月30日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到7月20日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空间站机械臂的支持下完成所有预定的出舱活动,再到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朱杨柱以“太空教师”的身份精彩亮相,他们都会仔细查看每一份新闻报道,生怕错过儿子的任何镜头、任何一次神舟十六号的消息。”现在只等电话,等儿子情况允许后,希望他能给我们打个电话。”他们说,是祖国培养了朱杨柱,他们希望儿子能继续努力,回报祖国,不要为家里的事情担心,有空给他们打个电话就好。
对于儿子未来再上太空的可能性,朱杨柱的父母表明了全力支持的态度。朱耿德表示,朱杨柱在太空期间曾经打过”太空电话”询问家中的庄稼情况,并叮嘱他照顾好田地不要过度劳累。他也会时常发送视频给朱杨柱,告诉他孙子的学习和游泳的情况,让他放心,家里一切都好。作为”85后”的航天员,也是我国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职业航天员,朱耿德和周瑞侠为儿子的坚持和努力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现在,儿子终于实现了”飞天梦”,老两口也替儿子感到无比高兴和欣慰。
朱杨柱在出舱后表明,”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朱耿德知道,儿子的”飞天梦”并未结束,这是儿子再次飞上太空的愿望。他表示,”我们全力支持他再上太空,只要国家有需求,他会随时准备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