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网上流传的消息显示,曾在多地下线近一年的“绿码”在某些城市意外“复活”。随着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到来,这波“绿码”回潮被推测或许与此有关。通过社交媒体和论坛的讨论,公众纷纷提出疑问: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预示着什么?
据网友提供的证据,四川的天府健康通和广东地区的粤康码均强制显示为“绿码”,拍摄时间均为12月1日下午5时许。记者随后尝试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广东政务小程序“粤省事”,发现首页左上角确实展示了粤康码,但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后才能查看。
广州市的市民小冯在登录“粤省事”后,确认她的粤康码为“绿码”,并表示“过去无疫情时查询比较容易”。另外,她还在广州市民经常使用的小程序“穗好办”上查询健康码时,也出现了“绿码”。
实际上,粤康码自从2023年2月16日宣布下线以来,关于“绿码”的话题便逐渐淡出了公众视线。在公告中还明确指出,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服务相关的所有数据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销毁。
这次“绿码”重新出现,引起了市民对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分别联系了广州市卫健委和市长热线进行询问。市卫健委的工作人员表示,此事不属于卫健委的管辖范围。市长热线的工作人员则确认,在他们的查询中也出现了“绿码”。至于这次“绿码”的重现对市民的生活和出行有无影响,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并不会造成实际的影响。
目前,关于“绿码”重现的具体原因以及未来的处理方向,尚未有官方的详细解释和公告。在这个防范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能否将各项防护措施和公众生活有机结合,有效应对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发,成为了公众关心的问题。而对于广大市民而言,他们更加期待官方能给出明确的指引和解答,以消除他们的疑虑。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一切规定需要明确通透,以便让公众有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