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误用导致少年错误吸毒检测阳性:家长需警惕


近日,随着呼吸道疾病和冬季流感的高发,一例13岁男孩因误服咳嗽药水而检测出吸毒阳性的新闻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故事发生在今年冬天,这位名叫小天的男孩因为突发高热(39.6℃)和咳嗽,被诊断为流感。治疗过程中,医生为小天开具了退热药和咳嗽药水。然而,由于家长心急并未详细询问用药量和频次,导致小天在三天的时间内服用了三瓶咳嗽药水。

后来,小天的父母发现他开始表现出异常行为,言语不清,声称自己受到外星人的控制,并感觉到处境不妥。为此,小天被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七医院(杭州七院)接受治疗。在这里,临床检测出小天的尿样中毒品含量呈阳性。医生追问小天近期服药情况后,发现服药剂量远超标准用量。

问题出在咳嗽药水的成分——麻黄碱,这本是一种用于治疗流感和咳嗽的常用药品。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能够帮助减少鼻塞流涕,缓解呼吸道症状。但如果剂量过高或使用不当,便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产生心悸、头晕头痛等副作用。小天误服的大量咳嗽药水中含有的麻黄碱,导致毒品筛查测试呈现阳性。

除了咳嗽药水,近期备受推崇作为流感“神药”的奥司他韦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奥司他韦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增加,但如果未经医生指导,错误用药,可能会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从而失去疗效。专家提醒,市民不应该私下购买奥司他韦,而应该在正规医院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对于孩子的用药,必须遵循医嘱,不能盲目增加剂量。此外,日常购药也应该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进行,避免随意滥用药物,导致不必要的身体和法律风险。尤其在流感高发期间,家长更应加强对此类药品知识的了解和关注,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