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春宫图”教学引发热议,学生称正常医学课程


现代快报消息,12月7日,一场关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春宫图”的讨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涉及”七伤自愈自除”、”百病不生”、”百病消灭”等中医理念的内容,并辅以马赛克处理的图片和文字,引发了部分网友对于教学内容是否适宜的质疑。现代快报记者就此联络南京中医药大学,寻求校方的官方回应,但截至文章发稿时,未收到任何答复。

这起事件首先由网络上传出,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些观点认为,课堂上展示的内容不应该包含过于直白的性教育图片,这与专业的医学教育相违背。然而,也有相反的声音认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培养医学人才的高校,课程内容应该从医学视角去理解。支持者认为,这节课程是在进行性教育,属于必要且专业的医学知识传授,并无不妥。

网友“我是土豆先生”表示自己曾参加过这位教师的课,并对教师给予了正面的评价。他说,课程旨在普及性知识,并没有任何不当之处。他还提到,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性知识,这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同样的观点也被其他学生支持,他们表示这门选修课是医学知识的一部分,上课内容并不是与网友所想象的“春宫图”一样。

有些学生认为,作为医学生,接触性医学相关课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他们指出,授课’内容和图片的使用旨在进行医学教育,而并非出于其他目的。此外,学校的公选课程也被提及,有些网友表示,他们的学校同样开设了类似的课程,鼓励同学们理性看待性知识与养生保健。

不过,这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师究竟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内容,专门的课程是怎样一个情况,目前尚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校方至今没有对这一事件做出正面回应。从网友的讨论来看,舆论呈现出两极化:一方面认为教师采用的方法可能过于直接,而另一方面则认为,在医学教育领域,应该有一定的宽容度和专业判断。

这一轮的网络讨论或许暴露出当代社会在性教育、医学知识传播与网络舆论之间的张力,同时也凸显了高等教育中如何平衡专业性与公众敏感情绪的挑战。未来,教育界可能需要更多地探索具有教育意义的公共话题,以及如何在不同观念之间找到平衡点。

对于这起争议,南京中医药大学及涉事教师的后续回应仍被外界所期待,同时也在期望着对此类事件可以有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让专业医学知识能在高校的课堂上得到恰当和尊重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