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作家安妮·埃尔诺近日迎来其作品集第二辑的首次国内出版,此辑收录了她的五部杰出作品,即《我走不出我的黑夜》《相片之用》《看那些灯光,亲爱的》《外面的生活》及《如他们所说的,或什么都不是》。这些作品不仅彰显了安妮·埃尔诺作为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学造诣,更代表了其长期以来对现实主义文学深耕细作的持续探索。
囊括多样体裁与题材的本新作品集第二辑,呈现了埃尔诺从文学初探时期的虚构类作品到后来的纪实类非虚构作品的转变。在《如他们所说的,或什么都不是》中,读者可见到作家早期笔下的虚构世界;而《外面的生活》则用纪实之笔,通过准确而深邃的观察来反映现实。同时,《我走不出我的黑夜》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探望疾病缠身母亲时的深切情感,展示了对亲情与生活的细腻感悟。此外,《相片之用》这本”四手联弹”的创新写作形式,两位作者环绕同一主题展开创作,在文学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安妮·埃尔诺的作品言之凿凿,她在对生活的理解、文学叙述的技巧、叙事角度和叙事心态上,均显示出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并且在世界当代文学作家中独树一帜。她的作品集不仅对中文普通读者来说是一次系统的文学体验,对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而言,则是展现现代文学多样性的宝贵资料。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集附录了作者亲自撰写的中文版序言,增添了与读者对话的私密感。
在中文版序言中,安妮·埃尔诺坦言,起初她认为文学的目的在于改变现实,但在生活的种种撞击下,她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日常生活的艰辛,如地下堕胎、繁复的家务与工作、以及家庭成员的去世,这些现实体验让她认识到,写作对她来说,应该是一种揭示现实、借助第一人称之”我”的声音来缔造记忆、捕捉生活中难以察觉之事物的过程。
通过自己的笔锋,安妮·埃尔诺以个人与私密的经验为蓝本,将之转化为共鸣之作,让人理解。她的书籍涵盖了身体、情感激荡、社会耻辱、疾病与亲人死亡等共通的人类经历。此外,埃尔诺还在她的作品中挑战社会文化的阶级差异和男性视角的主导地位,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变革。安妮·埃尔诺的笔下,尽是对文学的期许,以书写来追求认知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