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月14日上午的消息传出,一位来自银行系公募基金的著名基金经理不幸离世。这位基金经理就是工银瑞信基金的副总经理杜海涛。工银瑞信基金方面对于杜海涛的逝世消息给予了确认。杜海涛,1974年出生,去世时年仅49岁,自1997年7月涉足证券行业,至今已有26年的从业经验。他的职场生涯始于长城证券,后转战宝盈基金、招商基金,并于2006年正式加入工银瑞信基金。
在招商基金期间,他开始涉足基金产品管理,并在加入工银瑞信基金后落地生花,不仅先后担任投资总监和固定收益部总监,而且在2016年晋升为工银瑞信基金的副总经理。他还担任着工银瑞信(国际)的董事长及基金经理职位。截至逝世时,杜海涛正在管理着5只基金产品(A/C类份额合并计算),资产管理规模高达42.08亿元。
在基金管理领域,杜海涛的成绩斐然。据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在杜海涛任职期间实现的最佳回报率高达157.48%。他所管理的基金产品主要以债券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主体。他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在债券与货币基金方面特别突出。他曾经管理过16只基金产品,而在任期内的5只产品中,分别包含混合一级债基、混合二级债基各一只,灵活配置混合型一只,偏债混合型两只。
在这些产品中,杜海涛管理最久的两只基金——工银增强收益债券和工银添颐债券,他分别自2007年和2011年开始管理。以A类份额回报来看,这两只基金的任职回报分别达到了157.48%和132.30%。他最新管理的两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工银招瑞和工银稳润,管理年限均不满两年。
杜海涛长期专注于债券投资,近两年也逐步涉足灵活配置基金领域。2022年以来,他发行的两只新产品都是混合型偏债基金。他的投资领域和能力圈正在向权益投资方向扩展。就像在工银瑞信招瑞一年持有期混合的今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杜海涛分享了他的基金管理思路:“本基金久期相对中性,7月中旬适度降低久期,并下调了杠杆水平。在券种配置上,主要以银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为主。同时保持了较高权益仓位,在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顺周期品种,有色金属及非银金融行业的占比较大。操作上,对电力新能源个股进行了适当减持,并增配了一些军工股票。”这样的管理思路体现了他在市场动向把握与资产配置方面的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经验。
杜海涛的去世是中国基金行业的重大损失,他长期的从业经验、出色的资产管理能力以及多年来对市场的深刻洞察都为行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逝世让业界同仁感到惋惜,也为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及其投资者带来了深刻影响。在他生前管理的基金产品中,不仅有着稳健的业绩,更传承了他对专业精神与投资实务的追求。杜海涛的离去无疑造成了一段难以弥补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