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少年因用药不当引发幻觉 竟造成尿检吗啡阳性事件


在浙江杭州发生了一起医疗事件,在一名13岁的男孩感冒后,其母亲由于用药不当,导致孩子出现精神异常症状,并在接受检查时尿检结果呈现吗啡阳性。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据了解,这名13岁的男孩名叫小天,他在感染流感后,因高热和强烈咳嗽前往当地医院治疗。医院开出的止咳药是要求每天服用三次,每次10毫升。然而由于小天母亲听错了医生的用药说明,将药量增加到了一天三次,每次50毫升。在连续三天的超量服用后,小天出现了胡言乱语的症状,声称能听到外星人与他交谈。

这种急速转变使得家人饱受担忧,遂将小天送往医院。不可思议的是,在医院的尿检中,他的尿液呈现出了吗啡阳性,这立刻引起了医疗工作人员的警觉。详细追问病史后,医生得知小天出现异常状况前有服用咳嗽药的历史。经由会诊研判,医师最终得出结论,小天的异常精神状况很可能是由于超量服用咳嗽药导致。

专家表示,某些药物中包含的麻黄碱类成分在正常剂量下能有效缓解感冒症状,然而一旦超量使用乃至滥用,就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从而引起精神异常。在进一步治疗后,小天的尿检吗啡显示阴性,他的异常症状也逐渐消失。

医生提醒说,任何药品的使用都应当严格遵循医嘱,并按照用药说明服用。譬如一些镇咳药或复方感冒药中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成分,这些成分属于易制毒品,与冰毒类毒品有类似之处。如果过量服用,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检测时还可能显示出毒品成分。

当今,市面上感冒药的种类繁多,患者在挑选药物时应该如何科学对症下药?对于发热、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的解热镇痛药。如若伴有鼻塞,可选用含伪麻黄碱的药品。若有流鼻涕、频繁打喷嚏,则可考虑含抗组胺药的成分,如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咳嗽症状不同,治疗药物也应因应,如干咳显著时选择含有右美沙芬的药品,咳嗽痰多则可用氨溴索等化痰药。

不同人群在用药时还有不同的禁忌。例如,驾驶员等需保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群体应避免使用会导致嗜睡的含抗组胺类药物;胃肠功能较弱者不宜使用会刺激肠胃的解热镇痛药;甲亢、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则应小心使用含血管收缩成分的药品。另外,对于四岁以下儿童和孕妇,选择药品时更应小心翼翼,并严格听从医师意见。

这一事件提醒着所有用药者,无论是感冒药还是其他类型的药物,正确的用药知识和用药方法极为重要。只有确保合理用药,我们才能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