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女子遭遇“八两秤”摊贩 女子退货反映并引发网友热议


在平时的街边买水果,偶尔会遇到分量不足的情况,常常是默默承受。然而,一位广州女子的遭遇却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12月13日,这位女子在车陂地铁站附近一个水果摊上购买了水果,回到家后称重发现不足,少了两两重量。26元买的水果没了预期的满足,于是女子携家人返回摊位向商贩索要解释。

事态出人意料的是,面对索赔,女摊贩竟然理直气壮地表示:“我们都是卖八两的,没有卖足两的。”此言一出,三人之间的争论愈发激烈。即便女子明确表示要联系市场监管部门,女商贩似乎并不为所动,态度坚定地表示欢迎退款但这里的规则就是如此。最终,在女子坚持下,事情以退款退货告终,并有进一步向城管部门反映的打算。

消息一经传出,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有网友表示,街头买水果经常会出现短斤缺两的现象。有人甚至说,在地铁口的小摊贩这样的“全场八两称”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众多网友表示遭遇过类似情况,然而这种公然以“八两秤”进行交易的情况,还是让人感到异常惊讶。

生活里,“鬼秤”现象时有所闻。有经验的市民在面对可疑的电子秤时,会将自己的手机放上去检测是否存在短斤缺两的现象,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要求商家重新称或使用市场中的公平秤复检。对于不合作的商贩,消费者可以通过拨打12315投诉热线,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伪造数据,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除了责令赔偿损失,还将面临法律的处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如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不仅需赔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还需承担高额的惩罚性赔偿。

这起因不足两的事件,不仅仅是个体商贩与消费者之间的摩擦,它更暴露出一些无视规则、毫无诚信的市场交易现象。如今,社会正努力推动诚信体系的建设,此类现象如果不加以整治,将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影响市场的正常秩序,甚至侵蚀整体的社会信用体系。事关公众利益,每个人都不能视而不见,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营造一个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