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报道|小福 编辑|朴芳 电影行业经历了诸多变化,而商务合作正逐步从宣发战略的中心退居二线。但最近,一部港片《金手指》依靠其独特的跨界商务合作,又一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电影商务合作不再是主流策略的今天,《金手指》之所以能够成为例外,成为行业讨论的焦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据了解,在影片的第一出品方英皇电影和参与品牌方的努力下,《金手指》集结了高达15家品牌的支持力量,涉及从家电到宠物用品等多个行业。这不仅在数量上引人注目,在合作领域的广度上也是领先同行。毕竟,在非热门档期中,很少有影片能够如此深度和广度地进行商务合作营销。
《金手指》作为一部港片,在内地市场面临一定挑战。通常港片依托于其观众基础和口碑来突破市场,与本地电影相比,宣发似乎相对单一。然而,随着社交平台和各种广告空间的“刷屏”,商务合作使得这一次《金手指》走出了常规路径。
记者注意到在影片首映式上,各品牌的展示位特别引人入胜。例如,TCL作为独家冠名品牌,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宣传都非常到位。在线上包括微博、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全覆盖宣传,在线下则是在一线大城市商圈投放广告,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巨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国货美妆品牌Heir的合作,也因其创始人程晓玥与香港电影的情怀而萌生,和影片中蔡卓妍的复古港风妆造高度契合,开启了品牌与影片的合作。
除此之外,像蓝妹啤酒首次涉足电影合作,以及宠物品牌zeze与港片看似不相关的合作,都用独特而创新的方式,将品牌与影片的特点结合起来,实现了营销和主题的完美融合。
这些品牌之所以选择《金手指》合作,原因多端:影片的强大演员阵容、适时的档期以及热议度。比如,TCL看中的是与80年代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故事对应,梁朝伟与刘德华的再次合作更是唤起了观众的深情回忆。
英皇电影在本次合作中的精心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港片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创新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金手指》围绕“金色+”和“新年暴富搞钱”两个概念展开合作,并从传统和新策略两方面进行拓展。
可见,《金手指》的跨界商务合作可被视作行业的新范例,打破了过去对商务合作的一些固有印象。这不仅为港片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新思路,更为整个华语电影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营销策略。在电影营销创新探索的道路上,传统商务合作依旧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