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前线紧张升温,台3000吨级巡逻舰被大陆海警舰拦截


近一个半月来,针对一起渔船被撞翻事件,台湾与大陆已经进行了超过十场的谈判。由于台方在谈判中态度强硬,致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可能是由于在谈判桌上未能获得期望回应,加之金门海域的台湾海巡船只在实力对比上处于下风,台方急于在海上施压,希望借此获得更多谈判筹码。台湾“海巡署”在两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竟出动其主力巡逻舰—宜兰舰—前往金门展示力量。

宜兰舰原本部署于台湾北部海域,其任务包括在钓鱼岛巡逻及护渔等,但常态下其在钓鱼岛的出现率颇低。对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船只行动相对温和,往往是象征性地使用水炮进行执法。然而面对大陆渔船,宜兰舰却表现出强硬的态度,甚至瞄准船舱等要害部位喷水。2月28日,宜兰舰从台北出发,驶向台湾海峡中部,最终目标是金门。在厦门至金门的海域,已有多艘大陆的海警船与渔政船集结,规模达10余艘。

宜兰舰是台“海巡署”当前装备中最大的舰艇,2014年下水,拥有3719吨的满载排水量,最高航速达到24节。它配备有40毫米舰炮、20毫米火炮,以及机枪、水炮等多种武装。在金门海域的大陆海警船队中,有数艘被改装的海警舰艇,如14608舰、2202舰与2203舰。尽管如此,这些舰艇在吨位和武器配置上仍不及宜兰舰。

随着宜兰舰的介入,金门海巡队得到大吨位支援,台湾方面显然希望借此增强与大陆海警船的对抗力度。然而,大陆海警机构早有准备,在2月29日调遣了一艘突然出现的海警3306舰,截停了宜兰舰通向金门的路线。值得注意的是,3306舰非同一般,是基于054A型护卫舰升级而来,满载排水量超过4000吨,最高航速达28节,装备76毫米主炮,以及630型近防炮,无论是外观还是装备,已经远超一般海警船的标准。

在3306舰的“拦截”下,宜兰舰信心受挫,不敢贸然行动。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来看,大陆海警2103舰直面宜兰舰进行对峙,而3306舰则在一旁准备随时介入。由此看来,宜兰舰前往金门的计划已无法实现,台湾“海巡署”原本期望通过这次行动展示军力,如今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