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娱乐圈,仙侠和古装剧一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近期这些剧集的造型却引发了不少争议。曾经如《花千骨》一般的工装风服饰,让每个门派的造型有了标识性的风格。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白浅式的中分披肩发型,更是成了仙侠剧女主的审美模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丧葬风开始盛行于仙侠古偶剧领域,引发了观众的严重视觉疲劳。生怕观众流失,资本方开始倾听网友的呼声,并逐渐改变这一风格,对此许多观众都表示了欣慰。
可随之而来的,是古偶剧造型的另一种变革。像杨超越在《七时吉祥》中的造型,虽然一开始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播出后却令人惊异,诸如婚礼造型的过度复杂,让其陷入了设计过度与美感缺失的尴尬境地。
除了发型和妆容之外,服饰也陷入了年代大杂烩的窘境。与那些有历史背景的剧不同,如《甄嬛传》的清朝雍正年间,古装仙侠剧的架空背景给予剧组无限的创作空间。然而,这也使得观众很难从服饰判断出剧集所要呈现的具体时代。
就如同《长相思》中,初期的清水镇造型得到原著党的好评,符合他们对书中场景的想象,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服饰变化几乎不明显,男性角色的服饰在除了相柳外,其他辨识度并不高,年代感更是混杂不清。
不得不提的是,以清新风格著称的《陈情令》采用了大量实景拍摄,而于正的《延禧攻略》没有采用清朝戏中的过于夸张的造型,这种变化颇受好评。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某些剧集的“倭化”风格问题。例如《云之羽》和《星汉灿烂》都因为倭化风格争议,不得不进行整改。《青簪行》同样也因倭化问题难以通过审查。尽管如此,【倭化】一词本身就具有争议,因很多日本的文化元素来源于中国。
无论怎样,对于古装剧和仙侠剧的拍摄,中国有丰富的文化元素可以利用。妆造的风格的多样化能够提供给观众新鲜的视觉体验,但过度的复杂化或风格大乱炖只会加剧观众的审美疲劳。希望影视制作方能在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前提下,创作出更符合观众口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