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引发关注:已婚女性成堕胎高发群体


在最近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一组关于人口的数据,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的新生儿数据令人关注:新生儿数量超过900万,而堕胎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300万次。其中引起广泛讨论的焦点,在于堕胎的主力军竟是已婚妇女,她们占据了堕胎人数的三分之二。

据了解,这些已婚女性在避孕问题上应当是经验丰富的。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案例不是意外怀孕,而是经过考虑之后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已婚女性选择放弃怀孕后续的妊娠进程呢?深究原因之一,就是对于性别的人工选择,这导致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56万人。其中二孩占比38.9%,三孩及以上占比15.0%,而出生人口的性别比高达111.1。可观察到男性数量相对女性有较大优势。这种性别比例的失调,无疑会对未来的婚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有网友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实施“堕胎罚款制度”,或许一年可以额外增加100万至200万的出生人口。然而,即便有此政策,人口问题是否能因此得到实质性改观依旧是个问题。从近年来的生育情况来看,八零后、九零后依旧是生育的主力军,二孩和三孩的出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两代人。

理应由零零后接棒延续生育的力量,遗憾的是他们似乎在婚育问题上缺乏动力,目前社会面临的是这一代人的生育接力出现了断层。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价值观念上的变化外,男女比例失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目前女性在婚恋市场上所占主动权使她们在选择伴侣时更加挑剔,导致晚婚晚育现象日益普遍,年轻人对于婚姻的需求也随之减缓。

后代享受前人种下的树荫,但前人种下的种子也可能在后人面前结出苦果。当前,我国总体的出生率呈现直线下降趋势,除了上述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需要社会各界深入探讨。如果我们不重视当前的人口结构问题,将可能会留给后世一项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