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奥本海默》引爆美日网上争议风波


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由于涉及敏感历史话题,纪录原子弹之父生平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奥本海默》3月29日在日本上映后,激发了美日网友激烈的网络论战。这场以“是否应道歉”为中心的争议焦点,牵扯了亚洲二战期间的历史伤疤,引发了双方网民的强烈情绪碰撞,持续时间已达数周之久。

1945年8月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不仅迫使日本投降,同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指出,日本些评论人士对于《奥本海默》缺乏对受害者的描绘表示不满。影片过度聚焦于原子弹的制造和试爆过程,忽视了对受害地区以及人民痛苦的体现。美国沃克斯网站报道了长崎居民的看法,她们希望影片能包含更多对投弹受害者的关注。

影片在日本放映之初,已有人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关于《奥本海默》的负面言论。日本网民认为美国应首先了解原子弹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然而,美国网友的反应却是强调日本在战时对亚洲国家的侵略行为,并要求日本对此公开道歉。#unit 731(731部队的英文译名)的标签成为了网络上的热搜话题。

针对这场网络喧哗,分析指出,在线冲突不仅限于影片内容,还关涉广泛的历史问题。日本政府曾尝试让美国就广岛和长崎的轰炸行为正式道歉,但美国政府至今未有此意向。同时,部分日本网友试图反击,指出美国政府曾暗中保护731部队的战犯以换取其生化武器研究成果。

在线争辩显现出双方对彼此过往行为的复杂态度。一个网友提议,日本政府若为二战侵略行为道歉,则美国政府也应对日本表示歉意。然而,历史问题的纠纷并不可能通过从网络争论中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奥本海默》作为一部反战电影,本意在于促进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而非成为情绪化争议的焦点。它的价值在于推动现今世代记住过去,珍惜全球和平与安宁,以共同构建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