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狂花钱》逆袭? 达6亿票房背后观众审美引担忧


五一假期电影市场高温不退,短短两日内总票房已经攀升至8.2亿元。在这波热潮中,《维和防暴队》等影片的火爆程度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但有一部片子的成功却有些令人意外——贾冰、谭卓、小沈阳主演的喜剧片《末路狂花钱》。

影片推出后,两日内便斩获1.74亿票房,打破了五一档喜剧片首日票房纪录。其排片比连续攀升至20.3%,堪比势如破竹。令人费解的是,早期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并不高,许多人甚至预测这将是档期的一匹黑马。然而现实完全颠覆了这一预判。

电影内容围绕主人公贾有为的“花钱”故事展开,一个朴实又抠搜的人意外被告知仅有十天的生命,人生最后阶段他决定花光所有积蓄,享受与兄弟们的狂欢时光。然而事实上,他并未得到绝症,这一误诊让他原本计划中的“躺平生活”化为泡影。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部电影的爆红亦反映出现代电影市场的某些忧虑。如今喜剧越来越依赖“梗”,不由让人想起过去影视作品中的拼凑式笑料。如春节档的电影多采用喜剧元素,演员们穿梭于各种场合客串,试图以笑点来博取观众欢心,并借此收割票房与利润。

观众在观影过后或许能捧腹大笑,但当他们离座回家后,那些光层面的欢乐似乎也随风飘散。喜剧不再是为了传递深层次的教益,而是变成了表面的快餐式消费品,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观众对于电影的看法。

《末路狂花钱》的票房虽然看似火热,但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悲哀—— 电影创作逐渐流于表面化,快餐化。简单的情节,平面化的角色,缺乏深度的主题讨论,过度的商业轰炸使得许多电影变得形同虚设。这种现象可能会压缩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创作空间。

市场的疯狂背后,我们应对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保持警觉。是否还能够持续孕育出有深度、有艺术性的优秀电影,还是只迎合市场需求,生产出快餐式的流量作品,值得每一个电影从业者,乃至每一位电影观众深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