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上频繁出现影片撤档的现象,引发了业界和观众的广泛热议。我们常用各种“元年”来描绘新现象,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则被戏称为迎来了“屏摄元年”和“撤档元年”。“屏摄元年”一词源于歌手薛之谦在电影院内拍摄屏幕,当时的行为引发了电影爱好者的不满,引起双方的激烈争论,而“撤档元年”则是对今年频频撤档的院线电影的调侃。
近期,由丁晟执导,杨幂、于谦等人主演的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在上映不到一周后,出品方宣布撤档,并声称因“各种环境因素”,电影没能与更多观众见面,需要择日再映。导演丁晟在交流活动中表示,撤档的原因包括宣发困难和电影本身的观影门槛较高,某些观众因为行为不守规矩,无法理解影片内容。令人意外的是,该片在撤档后几天即上线了优酷,会员可以免费观看。这一操作让许多网友表示困惑。
业界观察者连城易脆指出,这种撤档操作相当罕见且不理智,因为已大规模公映的情况下,撤档并不能改善口碑或增加未来的排片,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和非议。尽管如此,本片撤档在排片上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因其已经提供了一个月的密钥,影院仍可继续放映。
事实上,电影撤档在国内并非新鲜事,但今年尤为频繁。今年春节档和五一档的电影中,多部影片因为票房表现不佳或其他原因选择撤档。春节档原定上映的8部电影中有4部撤档,五一档原定的11部电影有4部撤档。这种新片扎堆重要档期,最终因为表现不佳陆续退出的现象,引发了观众的不满。
撤档后重新定档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例如,《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在春节档撤档后,重新上映票房仅为1亿元,远低于预期。而《红毯先生》在重新定档后票房同样未能突破,需要说的是电影重新定档后的表现普遍不是很理想,甚至有些情况更为糟糕。
然而,也有成功的例子。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在春节档撤档后,改期至3月底上映,最终取得了2.74亿的票房成绩。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依靠其质量打动观众,取得了成功。
未来,热门档期的撤档情况可能还会继续出现,但如果将其视为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未免过于夸张。电影公司遵循的是市场逻辑,撤档行为是出于及时止损的考虑。重要的是,电影市场应当允许部分作品因市场反响不佳而退档,以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撤档后的重新定档和宣发需要更科学的策略和严谨的市场分析,以期实现最终的东山再起。电影公司应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把握市场动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