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下的影视新体验:杜比技术如何助力《我的阿勒泰》


这个月最热、最受好评的国产剧,非《我的阿勒泰》莫属。自其入围戛纳电视剧节后,不仅广受好评,豆瓣评分更是逐渐攀升到8.8,位列年度国产剧榜首。关于这部剧的优点已有很多讨论,尤其是它以情景交融的视听形式,展示了不同民族在阿勒泰草原的生活与爱情,并在不紧不慢的叙事节奏中充盈着悠长的抒情。

在爱奇艺上第一时间看完全剧后,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杜比视界 杜比全景声品鉴会”。起初,我仅是出于好奇心,但当观看这部并非以奇观见长的散文化剧集在杜比影院中会发生何种变化时,我彻底被震撼了。当看到剧中三个女孩清晨结伴参加婚礼的场景,她们走在草甸树林中,太阳洒在嫩草上,反射出深浅不一的光芒,而阿勒泰风声仿佛也从耳旁轻拂而过,那一刻我完全沉浸其中,宛如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到了阿勒泰草原的“狂野之梦”和“山野之风”。

这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是依赖于层层叠叠、彼此关联的视听细节设计与铺排。通常在观剧时,环境音常被忽略,但在杜比全景声中,哪怕是轻风之声,也能清晰如拂过发梢脸颊。那些被忽视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将感官包裹起来,仿佛置身真实的阿勒泰。

在映后分享会上,主创人员回溯了这种沉浸体验的源头。声音指导陈冬虤讲到,实拍过程中,草原风噪声很大,但在剧中,阿勒泰是角色的心灵栖息之所,于是硬朗的大风在作品中化作了柔软的轻风,以契合故事发展和人物情绪。在这一过程中,风声不仅是背景音,更是情感流转的桥梁。

第五集中,文秀远远看到巴太仰面躺在草地上,风吹动巴太的头发,文秀的发丝也被风轻抚。风在这里不仅仅是发丝纷飞,更是将男女主人公的情愫流转表达出来。陈冬虤表示,为了达到丰富饱满的层次感,他们堆叠了数十条音轨,展现各种不同的风声,深深浅浅远近不一,将观众完全带入到草原之中。

不仅仅是风,雨声、水声、动物声等也在剧中细腻描摹了阿勒泰草原的灵性。在一场独特的“室内雨戏”中,文秀家帐篷漏雨,她挂满塑料袋接水,直到在杜比全景声中重温此景,才能体验到雨水打在帐篷、草甸和塑料袋上的真实感。这种细腻的听觉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夏牧场的雨露晴天之中。

此外,剧中的动物声也进行了人格化处理,参与到剧作与情感中。比如,张凤侠母女关于骆驼性别的讨论,以及踏雪在男女主情感线中的角色作用,这些都通过声音来传递重要信息。

在杜比视界中,画面的细腻度和真实感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摄影指导刘懿增表示,阿勒泰的美景细节通过杜比视界的技术准确得以呈现,无论是草原上错落的色彩,还是夜色中清晰的演员表情,都给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在杜比全景声和杜比视界的加持下,我终于明白了这趟观影之旅的真实意义。不仅使我重新审视了“何为现实”,还打破了“只有特效片才需要加强视听”的刻板印象。现实题材影视剧同样需要极致的视听体验来增强观影感受,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现实之美。

这次观影体验提醒我们,杜比技术不仅改变了影视观看方式,也正在进入生活的多元场景,例如支持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电视、移动设备和汽车内。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切实提升日常生活幸福感的美好事物。在忙碌日常中,杜比技术成为让人随时放松的小确幸,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