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滴血验亲为何避开皇上?皇后背后的盘算与失误


你好,我是“感觉有点热”的魅儿女王。最近北京的天气愈发炎热,待在家里都不得不穿上短裤。不知道你那边怎么样,是否还适应?我最近在追《庆余年》第二季,但老在微博上看到剧情透漏,搞得追剧的兴致逐渐消减。于是我又重温起了经典剧《甄嬛传》,而这一看,正巧看到滴血验亲这一情节。这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皇后不刺破皇上的手指来进行滴血验亲呢?

首先要了解的是,如果皇上和六阿哥进行滴血验亲,那么甄嬛的双胞胎是否是皇上的孩子就会直接显现。一旦证明确实不是甄嬛所生,甄嬛必死无疑。然而,皇后为何会放弃这个貌似“一剑封喉”的机会?

让我们看看皇后的计划。滴血验亲这个主意是她提出的,她非常笃定自己的计划能够成功。不论进行验亲的是谁,她都可借此让皇上怀疑甄嬛与他人生子。皇后熟悉一些医术,知道可以在水里放入两种物质,一种能让血滴融合,而另一种则相反。这样的操作可以使验亲结果随她意愿而变化。

有人可能会疑问,血缘关系不会影响结果吗?其实不会。皇后主要利用的是甄嬛与温太医的关系以及舆论压力,让甄嬛有口难辩。当甄嬛提议让温太医和六阿哥一同滴血验亲时,皇后并未阻止,深信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然而,意料之外的是,甄嬛察觉到了水中的问题,从而扭转了局势。这是因为六阿哥确实不是甄嬛与温太医所生,两滴血竟然相融,暴露了问题的根源。

皇后之所以错误地认为甄嬛与温太医有染,源于她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她认为温太医对甄嬛如此用心,甄嬛必定会接受。殊不知,甄嬛真正爱的是果郡王,温太医只是单方面的情感。

另外,即使计划失败,皇后也不怕背负责任。因为这一局的主要推手是祺贵人。一切证据均由祺贵人和她的父亲鄂敏搜集,也是祺贵人揭发了甄嬛。若出了纰漏,自然由祺贵人承担。然而,有人会问,祺贵人也是听皇后的命令行事吗?这虽是事实,但祺贵人与甄嬛早已势不两立,她也害怕牵连到自己的家族,愿意一个人承担所有。

再者,皇后并不怕输这一局,除了她充当裁决者的身份,还有太后的庇护及姐姐纯元的背书。纯元在皇上心中的位置让皇上屡次为难,再加上有太后的支持,即使若有不测,皇后也有底气。

在这个事件之后,皇后提到纯元已经第一次在皇上面前不奏效,这也成为她输掉这局阴谋的导火索。茫茫人海,感恩遇见。我们下篇文章见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