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初,日军入侵河北省雄县已近半年。雄县百姓不断遭受日军的烧杀抢掠,敢于反抗的人几乎都被日寇杀害。然而,这个时候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县城传出:雄县一座寺庙内的和尚段克全组织抗日,杀了两名日本兵,带着几十个和尚逃离县城,开始与日寇作战。
段克全,本名段和尚,是庙里的和尚,平日里为人和善。在日军入侵前,他在庙里的生活还算不错。然而,随着日军的进逼,雄县逐渐沦陷,百姓生灵涂炭,周边村落甚至寺庙也未能幸免。一天,几个日本兵闯入寺庙,见值钱就抢,见能吃就吃,香客吓得四处逃散,和尚们也只能默默忍受。
然而,这些日本兵的贪婪无休无止,抢劫完之后还不肯离开,竟然将目光转向镀金佛像,开始用刺刀刮金。段克全出于对佛像的敬畏,上前劝阻,却招致殴打,几乎昏迷。然而,这一暴行彻底激怒了段克全,也让寺庙失去了每日生计的来源。
意识到未来的生存已经无望,段克全决定铤而走险,与日寇拼命。他召集寺庙内的和尚们,共同决定抗日。没多久,那几位日本兵带着同伙再次来到寺庙,却意外地落入了和尚们的刀下,段克全成功杀死两名日本兵,夺下敌人装备和物资,带着和尚们逃出县城。这个事件很快传遍四周,许多抗日之士纷纷投奔段克全,组成一支抗日队伍。
段克全聪明机智,行事谨慎。每次与伪军交战时,他都会评估兵力,确保胜算才出战。队伍壮大后,他还主动打伏击,补充队伍所需物资,逐步发展为300余人的抗日武装,并与翟耀宗、江东升部联合,形成附近有名的抗日力量。
面对这种局面,八路军第三支队的余秋里受贺龙之命,亲自前往雄县,希望联合当地抗日力量。余秋里首先约见了段克全,为展示诚意,只带了几名警卫。一见面,段克全便对余秋里有所警惕,他掏出随身的盒子枪,抬手射下一只小鸟,给余秋里一个“下马威”。余秋里临危不乱,称赞段克全的枪法,两人暗中较量一回合后,余秋里说明来意,希望段克全加入八路军。
段克全对此有所顾虑,不愿贸然答应。余秋里便邀请段克全亲自前往八路军驻地观战,并承诺在战事不利时护送其安全离开。段克全带着手下几人前往八路军驻地,不久,一支300余人的日军来袭。八路军军纪严明、战术高超,成功击退日军,使段克全大为震惊,决定加入八路军。
在段克全的影响下,其他两支抗日武装也相继加入八路军,从此当地的抗日力量愈发壮大,对日军的打击也愈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