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网络剧《我的阿勒泰》创作座谈会在北京市顺利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在会上发表讲话并高度评价了该剧的创作与社会影响。
座谈会指出,《我的阿勒泰》是新时代电视剧和网络剧创作中的标志性作品,为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提供了崭新而成功的样本。座谈会特别强调,这部剧作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道路上具有深厚的滋养和启迪作用。从《我的阿勒泰》的成功中,电视剧网络剧创作得到了三点重要启示:首先,创作者应关注时代主题,凝聚社会共识,记录新时期的伟大实践。电视剧网络剧要歌颂时代,努力将史诗般的发展实践转化为史诗性的剧作,使其在荧屏上光彩夺目,深入人心。其次,应关注人民需求,丰富大屏内容供应,提升优秀作品的传播效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加大屏优质内容供给,将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向更佳平台和时段,实现大小屏幕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第三,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薪火相传,为青年创作者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帮助他们提升艺术本领、锻造出更多新时代的精品力作。
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有关同志,以及来自《我的阿勒泰》的主创代表、制作播出机构代表和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剖析。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与会嘉宾认为,《我的阿勒泰》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功实践,是广电总局“双治理”工作初显成效的优异果实,也是“文学+影视+文旅”梦幻联动的优秀代表。
《我的阿勒泰》通过细腻的叙事与鲜明的角色形象,成功刻画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动人画卷。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表示,该剧从策划到宣传,各环节都得到了全链条的扶持与引导,成为精品剧集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梁红表示,《我的阿勒泰》不仅在央视黄金档播出,成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大影视观的代表,还通过影视作品影响、服务并引领影视行业的发展。
爱奇艺总编辑、副总裁、本剧总编审王兆楠表示,剧集深刻触及了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展示了多民族生活交融的实景,超越了单纯的娱乐性,表现出了更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成功让新疆阿勒泰为更多观众所熟知和喜爱。
会议还提到《我的阿勒泰》从散文改编成剧,成为文学影视化改编的新优质样本,是文旅广电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江涛称该剧在民族题材的创新表达方面效果显著,重塑了大众对中短剧的认知,并为新疆文艺创作探索出了成功的路径。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强调,文旅广电协同发展的现象日益突显,《我的阿勒泰》则是“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的一个典范。应完善文旅服务,将文旅魅力融入剧中,实现剧与城的双向奔赴、共情共生。
评论专家表示,该剧在文学向艺术转化方面做了新的探索,充分展现了原著的艺术气质和美学格调。创作团队通过深入采风打造出的真实与细节,极大丰富了剧集的感染力,成功打动了观众。
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的网络剧《我的阿勒泰》,在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和北京市广电局重点资助下,最终成功入围了第7届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该剧的播出不仅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更显著拉动了拍摄地的文旅消费,实现了文化与真实情感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