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面临右倾浪潮的冲击,未来走向何方?


欧洲左久了,就该右倾了。4月2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索邦大学发表讲话时深刻表达了当前欧洲的紧迫情势。他表示,今天的欧洲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未来走向如何,全凭目前我们的选择。在即将来临的6月6日至6月9日,欧洲议会选举将正式拉开帷幕,27个欧盟国家的4亿5000万选民将选出720名欧洲议会议员,这些议员将共同影响欧洲的未来决策。

过去几年,世界经历了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和以哈地区的剧烈动荡。这一连串不确定性和风险剧增,推动了欧洲保守主义的抬头,反移民、反全球化和反欧洲一体化等极右翼意识形态迅速蔓延,欧洲多国也随之向右倾斜。

曾经以左派立场闻名的欧洲,正在经历一次思想上的大变革。以德国为例,这个曾在能源上深受俄罗斯影响的国家,也在逐渐右倾。德国选择党作为崛起中的极右翼党派之一,今年初被曝曾秘密讨论驱逐数百万有移民背景的居民,这引发了大量德国民众示威,反对右翼极端主义。此外,以哈冲突爆发后,欧洲多国也爆发了支持哈马斯的活动,这无形中刺激了欧洲的右倾倾向。多元文化无法和谐共存时,驱逐成为某些人的“理想”解决途径。

不仅是德国,意大利、芬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等国也存在着强硬的右翼势力。在法国,极右翼国民联盟的支持率已超过30%,甚至高于总统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

右倾意味着欧洲正在变得更保守、极端甚至更具攻击性,这对于全球稳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每每欧洲右倾,其背景都是世界变得更加动荡的反映。反移民、反回教和反欧盟主义团结了欧洲极右翼势力,而俄乌冲突和以哈冲突也不断向欧洲人灌输某些价值观和文化并不融入主流的事实。

欧洲内外矛盾激化,马政府显现无力应对,激发了欧洲人对精英集团的不满和不信任,这在美国也是如此,特朗普的上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欧美政坛右倾和强硬的趋势,对全球尤其是中国来说,将意味着外部挑战的增加。

根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今年1月的报告预测,这次选举中,个别国家将延续国内选举趋势,更多选票将流向右翼集团。反欧洲民粹主义党派在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荷兰在内的九个国家支持率领先。如此一来,欧洲保守派和激进右翼可能在议会首次赢得过半数席位。

如右翼联盟在议会取得半数席位,欧洲将变得更具进攻性,尤其是特朗普若再度掌权,整个欧美都将陷入“右翼浪潮”。届时,欧盟国家将受右翼极端主义引导,内外政策将变得极端且波动大,这看似损害欧盟,但也会使其更具进攻性。

在经济层面,欧盟极右派推崇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这将使得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减缓甚至脱钩断链。外交上,他们更重视“本国优先”,反对全球化。

总体来看,欧美右倾与大量欧美普通民众在全球化浪潮中利益受损有直接关联。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经济民族主义和逆全球化的需求呼声越发强烈。未来,这次欧洲议会选举将深刻影响欧盟的发展策略,甚至全球的政治生态,全球化浪潮在此可能终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