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天顺逃离计划受挫,证监会精准出击遏制大规模资金占用


近日,上市公司ST天顺因其实际控制人王普宇及其关联方在2022年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近3亿,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出了一张合计1095万的处罚单。所谓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实际上是个委婉的说法,直白点说,就是把上市公司的钱当成了自己的,性质上极其恶劣。

在恶劣行为面前,A股市场毫不手软。根据新规,只要资金占用超过2亿且不能限期归还,上市公司将被直接停牌;如果在停牌两个月内仍不能归还,将面临退市警告;再过两个月若还没有解决,则直接退市。然而,ST天顺没有走到停牌的地步,因为王普宇及时归还了占用的资金以及相关利息,这也使得证监会对其采取了罚款处分。

尽管罚款相对于占用资金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更为关键的是王普宇策划已久的撤离计划因此被搁浅。ST天顺主营第三方物流,曾是王普宇从一个货车车队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公司。2016年上市之初,王普宇曾在媒体上表示要将公司打造成一家全球性物流公司。然而,这个宏远的目标在时间的考验下并没有实现。自2022年起,王普宇就展露了撤离的迹象。

2022年12月,王普宇首次提出套现计划,宣布将协议转让5%的股权以解决资金困境。2023年2月,他又宣布将旗下中直能源的56%股权以2.38亿现金卖给ST天顺。接下来在2023年3月,他则披露了大宗交易减持计划。然而,这些计划还未实施,2023年4月,ST天顺就自曝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家丑。

ST天顺自曝家丑的目的显然是试图获得坦白从宽的处理,特别强调控股股东已经归还了资金和利息,并声称事已解决。但这并不能改变占用资金的事实,因此,随后麻烦接踵而至。首先,负责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否定意见,直接使天顺股份变成了ST天顺。接着,深交所发了问询函并对公司和相关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

尽管上述麻烦不断,但这些却不足以让王普宇撤离计划戛然而止。2023年9月25日,ST天顺发出了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的停牌公告,王普宇的交易对手是地方政府产业管理集团,这意味着他有可能卖个好价钱,同时ST天顺可能变成国企。然而,这一预期的双赢局面仅维持了两天。2023年9月28日,证监会出击,送来了立案调查告知书,使ST天顺和王普宇的股权变更计划停止。

根据A股的规定,一旦被立案,涉及股权减持的所有动作必须全部停止。同一时间,ST天顺也发布公告终止了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而王普宇的撤离计划被迫暂停。但这只是暂时的,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想走的人终究是留不住的,况且,撤离的经济诱惑巨大。ST天顺上市8年来累计分红只有4000万,王普宇持股过半,到手的实际只有2000万。而若减持套现,16亿市值中他可套现的金额超过8亿。

目前的信息显示,ST天顺控股股东天顺投资已变为仅有股权投资主营,王普宇显然在集中精力玩资本。立案调查结束后,目前只需等待最终的行政处罚结果。若实控人被处罚后6个月内不能减持,预计王普宇要到2025年才能重新启动其撤离计划。不过,8年都等了,六个月也不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