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外影视作品进行“双标”评价,似乎早已见怪不怪。一方面,同样是主角开挂般一人击败众敌,《第一滴血》被誉为经典之作,而《战狼2》却饱受“自嗨”的诟病。另一方面,正义的小队深入敌巢暴虐对手的二战题材,国内被称为“抗日神剧”,而盖·里奇类似的作品却受到好评。为何如此?近日上映的英国导演盖·里奇新片《盟军敢死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影片原名《The Ministry of Ungentlemanly Warfare》,翻译为《盟军敢死队》,其风格与史泰龙的《敢死队》相似,属于纯粹的战争爽片,情节简单、节奏紧凑。
故事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的英国。德国的潜艇U2在大西洋横行,威胁到盟国的航运,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但德国潜艇让美国却步。于是,丘吉尔决定断绝德国潜艇的补给线,任务落在一支秘密小队的肩上,领队是被囚禁的军官马奇-菲利普斯。马奇-菲利普斯的原型被认为是《007》系列电影主角的灵感来源之一,足见其传奇经历。
真实的“邮差行动”被改编后变得更具戏剧性。电影中,菲利普斯和他挑选的叛逆队友首先袭击了德军据点,影片强调了无声战斗和精准的战术部署,展示了一段节奏明快、视觉冲击力强的动作戏。然而,这段戏份中的德军显得异常无能,尽管如此,这部分仍旧是影片的一个亮点。
进一步,影片描绘了二战时期情报战的紧张气氛。菲利普斯和特工小队策划了一场大胆的行动,在费尔南多波的西班牙殖民地港口盗走了一艘装有重要物资的意大利船。行动过程中,小队运用各种战术,展示了冷热兵器的近距离搏斗,场面激烈。然而,再次出现了德军被严重“降智”的场景,削弱了影片的现实感,但也增添了观众的观赏乐趣。
对于《盟军敢死队》的评价,有观众表示如果这部电影是中国导演拍摄,评分不会如此之高。事实上,影片的叙事结构平铺直叙,缺乏盖·里奇以往多线交叉的特色。与其说是一部杰作,倒更像是一部结构工整的商业爽片。虽然剧情套路居多,但导演在镜头调度和音乐配乐上呈现出了观赏性。
值得一提的是,《盟军敢死队》虽然在叙事上简单直接,但依然传达了英德两国在文化和种族上的内在差异。虽然这部电影不算经典,但也称不上烂片,其总体稳定且具备一定的可看性。而国内影视作品被调侃为“神剧”,主要在于剧情的雷人和制作上的粗糙。倘若能够提升节奏控制和镜头把握的水准,观众或许会更宽容。
同样题材的影片,如《壮志凌云2》和《空天猎》《长空之王》,在空战设计上都颇为夸张,但《壮志凌云2》在节奏和镜头设计上明显胜出,因此评价更高。这也表明,尽管有“双标”现象存在,但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评价仍有客观标准。好的作品终究会脱颖而出,而普通作品则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盟军敢死队》作为一部质量尚可的“抗德神片”,偶有亮点,但爽点不多。对于是否值得花费时间和金钱观赏,还需观众根据个人喜好斟酌。希望未来的电影能够在制作和剧情上不断突破,给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