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夫妻的奇幻误会旅行


中秋节这一天,19岁的秀珊因为一个小时包了1000个饺子而受到老板奖赏,她得到了难得的一天假期。满怀喜悦的她花了37块钱买了车票,乘坐最早的一班绿皮火车,前往深圳看望在工地上辛苦打工的老公王锐。她希望给他一个惊喜,还特地买了一块两米长的花布床单,想着他曾经说过自己会飞,忍不住幻想他能跨越三个小时的时间飞到她的身边。

然而,秀珊没想到的是,王锐也同样怀着给她惊喜的心情行动了。由于在媒体面前为工地老板说了好话,王锐得到了100块钱的奖励和一天假期。他对秀珊说中秋节不放假,但实际上他偷偷买了车票准备前往广州见她。没成想,两人这自以为惊喜的安排却让他们相互错过了。

秀珊到了深圳,没有见到王锐,心里一时间充满了焦虑,急忙在工地上四处打听,然而一无所获。一片混乱中,王锐却已经到达了广州,他在秀珊的住处没见到人,听说她带着包走了。更糟的是,他还看到了一个背影和秀珊很像的女子,和一个男人搂在一起。他怕秀珊被别人带走,急得追了一条街,最后通过秀珊的室友得知,秀珊其实是去找他了,这才松了口气。

但此刻,两人已经身心俱疲,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在原地等对方,而是赶紧又买了车票去对方的城市寻找。这样反复三次之后,到了深夜,他们才最终决定放弃再如此折腾,约定彼此都留在原地。

秀珊坐了四趟火车,虽然辛苦,但只是累点。王锐的情况却更为糟糕。他在火车上和别人起了冲突,被打了一顿,还因为暂时找不到票,被列车乘务要求补票,被言语羞辱。最后因为钱不够买票,靴子还跑丢了一只,只好买了一张站台票,结果半路被乘务发现,赶下了车,狼狈不堪。

这个在现实生活中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奇葩爱情故事却改编自迟子建的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故事的背景是手机还未普及的九十年代,两位主人公是贫穷的农民夫妻,为了生活分居两地,联系靠的是公用插卡电话亭。九零后读者看到这电话亭可能会有一定的共鸣,想到那时候学校里为了方便学生和家长联系而安装的电话,电话费昂贵,时间有限。

电影中的这对夫妻,只想着能在宝贵的假期里见一面,互相拥抱,开个小旅馆,享受一下难得的二人世界。这深刻地演绎了过去那个年代的爱情——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人生很忙,一心只够想一个人。而如今,科技发达,想见面只需一通电话,甚至一段视频,似乎不再那么珍贵了。

生活的繁荣带来了物质的满足,但精神上的幸福却不一定更加充实。现代人,也许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不应忽略对精神世界的关怀。秀珊和王锐的故事无不提醒着我们,爱情有时需要我们放慢脚步,珍惜眼前的美好。愿读者们在充实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拥抱精神的富足,享受真挚的爱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