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迎来50亿光刻机厂,中国芯片产业再攀高峰


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光刻机技术施加了层层封锁,意图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然而,6月24日,中国在光刻机技术上实现了重大内部突破,由国内投资50亿元建设的光刻机工厂正式落地浙江绍兴,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行业。

掌握世界绝大部分光刻机订单的阿斯麦公司,面对中国这一迅速崛起的竞争对手,心情复杂。是否中国的光刻机技术真的会威胁到他们的市场地位?答案是:非常有可能!

在谈及阿斯麦公司时,我们不得不回顾它的历史。1984年4月1日,阿斯麦公司由飞利浦和ASM合资创立。当时,飞利浦将光刻机项目视为前途未卜,所以剥离出来让其单独运行。阿斯麦公司在技术探索中逐渐找到方向,从PAS2000步进机到最新推出的极紫外光刻机,技术不断进步,赢得了大量市场订单。

然而,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美国对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公司实施了大规模制裁。这不仅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同时也影响了许多合作伙伴,包括持有美国资本的阿斯麦公司。尽管阿斯麦在技术上积累了绝对优势,但与中国的贸易战,让其营收和订单量大幅下滑,最新财报显示新增订单环比下降了60%。

不仅仅是阿斯麦公司,整个美国及其盟友国家也因对中国的制裁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上千亿美元从他们的经济体中蒸发。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对美国的芯片技术以及其他领域实施了制裁,导致许多美国企业哀声连连。这也引发了阿斯麦新任总裁克里斯托夫·富凯在股东大会上的公开批评,指出美国的制裁手段毫无意义,只是在阻止自己和相关企业获取利益。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制裁反而让中国更加注重自主研发,一步步走向技术突破的道理越来越清晰。虽然中国半导体行业起步晚,但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回顾历史,美国和欧洲在20世纪初的两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了诸多科技成就,尤其是在半导体材料上。相比之下,中国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无暇顾及科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优先解决民生问题,直至改革开放后才逐步重视起科技创新。然而,外国的制裁和封锁一度让中国在这条路上步履维艰。

尽管如此,中国终于在近些年开始突破重围。1985年,中国研制出了分步式投影光刻机,虽产量远不及外国先进水平,但已经开始初步技术积累。近年来,中电科和其他科研机构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努力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并成功拉近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如今,随着50亿光刻机工厂的落地,中国半导体行业不仅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通过潜心研发解开了诸多技术难题。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加大投资力度,并致力于提高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留学人才回国,共同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走向辉煌。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中国芯片产业将实现新的飞跃,中华崛起梦想指日可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