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龙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编者按】当地时间8月18日,法国影星阿兰·德龙的三个子女向法新社透露了阿兰·德龙去世的消息,终年88岁。阿兰·德龙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外国演员,其作品《佐罗》《黑郁金香》曾在中国风靡一时。除了那些老电影中俊朗、深邃、优雅或冷峻的留影,阿兰·德龙之于中国观众更有几分时代标签式的记忆。

阿兰·德龙一生参演了超过80部电影,但在中国观众心中,他最让人亲切和熟悉的角色无疑是《佐罗》中那位剑术高超、英俊潇洒、惩恶扬善的蒙面大侠。在这部电影中,阿兰·德龙一身黑色斗篷、一匹枣红马、一条凌空挥舞的长鞭,再加上他那迷人的微笑,令无数中国影迷深深着迷。

《佐罗》1978年上映,是第一批被引入中国大陆播放的西方影片之一。据统计,有超过七千万的中国观众观看过此片,这在当时的中国影坛可谓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被塑造成自由独立勇气化身的佐罗,契合了当时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赢得了他们的热烈追捧。

《佐罗》在中国成功上映后,阿兰·德龙自己都颇感意外。1975年,这部电影在法国上映时并不算讨喜,因为法国观众更偏爱阿兰·德龙的冷峻形象。反观中国,这部改弦更张之作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阿兰·德龙的配音演员童自荣也因《佐罗》名声大噪,成为当年最受追捧的配音演员之一。童自荣的声音中高音区富有磁性,带有独特的浪漫气质,这与阿兰·德龙浑厚、低沉的声音形成了完美的结合。译制导演杨成纯当年力排众议选择了童自荣,这一决定使得童自荣在《佐罗》中的演绎极为成功,甚至比原版更具魅力。

除了《佐罗》,童自荣还为阿兰·德龙主演的《黑郁金香》《孤胆神探》《警官的诺言》三部曲配音,东西方两位表演艺术家的隔空合作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佳话。

阿兰·德龙在中国的好人缘不仅仅体现在电影上,他还酷爱中国文化和名胜古迹。1987年,阿兰·德龙专门赴华为《警官的诺言》首映站台宣传,这在1980年代的中国非常罕见。他在访华时表示,感谢童自荣这位让他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此外,阿兰·德龙还在北京的马克西姆餐厅举行了自己50岁的生日派对。这家改革开放后北京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西餐厅,成了80年代文化名流们的常去之地。阿兰·德龙的生日派对更是马克西姆餐厅的一段佳话。

阿兰·德龙与中国的缘分并未因此止步。2007年,他曾计划与香港导演杜琪峰合作拍摄新片,然而最终未能如愿。2010年,阿兰·德龙成为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的形象大使,多次来到上海宣扬法兰西文化,并对上海的发展表示惊叹。

在接受采访时,阿兰·德龙表示他对中国的发展深感兴趣,甚至期望亲眼目睹中国变得更加繁荣强大的那一天。他多次表达了希望在生前能够来中国拍摄一部电影的愿望,虽然这一心愿并未实现,但阿兰·德龙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已深深铭刻在中国观众的心中。

阿兰·德龙,这位传奇影星与中国的故事,正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段美好回忆。他不仅是法国的巨星,更是中国观众心目中的“老朋友”,他的离世令无数中国影迷感到痛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