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韬奋纪念馆 65 周年活动暨捐赠仪式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举行,”老三联”成员之一,”郑码”发明者及《英华大词典》主编郑易里的女儿郑珑,捐赠了一批珍贵文物与资料,其中包含了由其父亲资助出版的《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收据50张以及1938年初版《资本论》的三卷合集。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1938年,它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在郑易里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出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乘着革命先锋和进步知识分子的期望,这部重量级的作品的问世,是郑易里及他的二哥郑一斋的巨大努力和资金投入的成果。最终,经过了许多艰难困苦,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三卷本在上海问世,之后经八路军办事处送达延安。
此外,郑珑还捐赠了关于父亲与读书生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股款的临时收据 9 张,1996 年 8 月版《英华大词典》,郑易里的手稿《从笔划查字到五笔字型》,1964年11月版《汉字四拼字码方案和打字》以及一些其他重要的突破性科技成果。
“老三联”,即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的员工,历史上曾同时在这三个地方工作。在捐赠仪式现场,”老三联”的后代捧出了她们的珍宝,每一个都蕴含了动人的故事。例如,翻译家戈宝权外甥孙戈捐赠的《春天的旋律 幻想曲》原稿及1959年的《海燕歌》原稿等。
韬奋纪念馆自1958年由沈钧儒题写馆额以来,已多次更新展陈,力求与时俱进。今年,馆名升级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藏文物已超过60万件。韬奋之女、韬奋纪念馆原副馆长邹嘉骊见证了韬奋纪念馆历经风雨65年的发展历程。对于第三代”老三联”后人纷纷捐赠文物,她感慨万分,认为这是”三联”精神代代相传的有力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