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昏暗的13日凌晨,浙江湖州市一个建筑工地上突发紧急情况,两名建筑工人在寒风刺骨的高空中被困。这对夫妻档塔吊操作员,在100多米高的塔吊顶部因长时间面对低温作业而导致身体失去热量,其中妻子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失温反应,身体机能急剧衰竭,无力下塔。
接到报警后,湖州市滨湖消防救援站的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据救援站指导员俞旭豪回忆,当时天气非常寒冷,室外温度仅为3摄氏度,再加上高空风速较大,对救援工作构成了巨大挑战。
由于塔吊内的救援空间十分狭窄,四名消防救援人员必须采取托举和拖拽的方法,从塔内梯笼一步一步将受困者送回地面。在1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后,这对夫妇终于安全转移到地面,并被急救车辆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失温,也称为低温症,是由于人体产生的热量无法应对环境中的冷场而导致体温急剧下降。当外界气温骤降,人体未得到适当的保暖措施时,就可能发生低温症。该状态下,人的生理功能会受到抑制,轻者有寒冷性多尿、剧烈寒战、判断力减退,重者则可能出现心肺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昏迷。
一旦发生严重的失温情况,急救措施包括迅速将患者转移到一个干燥、背风的环境,并及时脱去被湿透的衣物。对于严重失温的患者,回暖需谨慎处理,不能过快,否则由于大量寒冷血液回流至心脏,可能引起心律不齐,甚至休克。
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关于低温作业的提示强调,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防寒服和保护用品,并且职工在低温环境下的工作时间不宜过长。特别是在气温低至零下12摄氏度的环境中工作,更应注意采取多人作业、持续监控等安全措施。
此外,工作场所在保持必要的供暖的同时,不能因为关闭门窗而造成有毒物质积累,可能危害工人的安全健康。任何岗位的低温作业都应有详细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预案,确保每名员工在冬季寒冷环境下的安全与健康。在低温作业期间,为劳动者提供热饮,能有效帮助他们维持体温和补充体力,预防低温带来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