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房不认贷”政策后的房价走势: 上海新房领跑全国


时至2023年10月19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丁文婷获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数据出炉。观察统计结果,”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影响在一线城市的房市中显现出来。尽管各城市施行同一政策,但相应的市场反应各不相同。

在所有一线城市中,上海新房价格的涨幅最为显著,环比增长率达到0.5%,位居全国之首。其后紧跟的是北京,其环比上涨0.4%。在同一时间内,广州和深圳的房价则双双下跌,降幅分别达到了0.6%和0.5%。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二手房销售价格方面。北京以0.7%的涨幅领跑,其次是上海,环比增长0.6%,这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下行趋势。深圳市场保持稳定,而广州则下跌了0.7%。

一位央企华东区的营销负责人对此分析认为,这种房价走势的原因在于,自9月份起,四大一线城市全面执行了”认房不认贷”政策。这对于政策执行严格的北京、上海等城市来说,释放了一部分购买力。并且,这次政策的刺激主体是改善群体,这部分群体对区块的需求较大,因此新房成交价格出现上涨。

全面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之后,改善项目颇受青睐,特别是在如浦东、嘉定这些交易主力区的市场表现更为突出。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的数据,9月份上海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交易面积增加了近四成,达到了77.9万平方米。在走量方面,初期成交量较为低迷,但随后开始小幅回升。到了月中,成交量有了明显的增长,达到了20万平方米,而月末更是冲高至33万平方米。

据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显示,上海今年8月的二手房成交量在荣枯线1.5万套边缘徘徊,而在”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刺激下,9月份的成交量终于突破了荣枯线,达到了17503套,环比增长12.65%。

从整个市场的情况来看,“认房不认贷”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政策对于市场心态的影响则出现了波动。政策刚开始落地时,房东们对市场的心态舒缓下来,议价空间相对收窄。但是,在政策落地后的两周内,市场的冲动热潮过去之后,买家们的购房节奏开始放缓,这时候房东们的心态开始转变,议价空间逐渐回归到政策出台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