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呼吁变革:国际机制亟需深化改革提升效率


时代周报报道,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召开。本次年会以“新资本、新价值、新世界 – 全球经济碎片化下的重振与合作”为主题,集结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银行的领导人,为全球相关机构提供深度交流、对话的平台。

在会议期间,重磅嘉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线上采访,结合“IFF领袖对话:全球新格局和新挑战”这一主题,发言富有洞见,引发强烈反响。

“我们真的需要进行全球合作。”斯蒂格利茨指出,全球经济面临的极大挑战在于是否能构建起一种新的国际框架,让不同体制下的经济体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空间,为解决主要矛盾挑战提供有效合作机制。

2001年因其在“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斯蒂格利茨,一直被誉为世界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深知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对其改革和发展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见解。

在谈到当前国际合作机制对于解决主权争端或债务结构调整问题的困扰时,他表示,“现有的国际架构确实存在需求改革的领域,我们需要勇于改革,以大步伐、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提升其效能。”他以2015年他主持的联合国委员会为例,指出在债务重组机制等问题上,与会国家多数对他的原则性决议表示支持,但仍有少数投下反对票的国家,其中就包括一些主要的债权国,这显然对负债累累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冲击。

他进一步提到,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发展中国家在疫苗获得上面临了很大困难。这些国家即使获得了一些新冠疫苗的使用授权,但仍难以获取大量疫苗。他让我们想起了一些发达国家在疫情期间囤积疫苗、管制出口的情况,使得发展中国家无苗可用。他认为,“在全球各个经济体无法有效前行的多极化世界中,缺乏充分的合作,现有的国际合作系统尚未变得更好、更快和更广的推动进程。”“我们需要让所有的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做更多的事情。”斯蒂格利茨最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