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资产压力下,万达广场寻求资金回笼增添新动向


继旗下万达电影分拆出售之后,万达集团再次将商业地产重头戏万达广场推向市场寻求变现。据2023年12月7日的最新消息,为筹集流动资金,万达正打算出售位于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经济观察网获悉,自本年度伊始,万达已经不仅将一二线城市的项目纳入交易考虑范畴,全国的万达广场亦在洽谈之列。

相关大宗交易人士透露,已有包括但不限于内资机构和保险资金等多方与万达展开直接对话。年初时,万达向一家保险公司推送了一个清单,清单中初步包涵了40至50个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经过长时间的细致洽谈和筛选,可投资的物业数量已经有了大幅缩减,符合保险资金投资需求的标的并不多见。

内部人士指出,为长远规划和轻资产转型需要,万达持续减少重资产项目,并非仅在年底将加快这一进程。事实上,万达管理着近500家万达广场并在今年新增了数十家,出售个别项目属于正常运营调整。有些需要资产整合的传统广场,以及配合新趋势进行动线改造的新开广场,都在此次调整之列。

万达的资产出售动作早在今年五月就已开始。例如,大家保险已经间接控制了上海松江、西宁海湖和江门台山三家万达购物中心。到了十月,又收购了上海周浦万达广场。另外,万达电影在12月6日公告,王健林拟将控股股东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至此”儒意系”完全掌控北京万达投资,成为万达电影的第一大股东。

不可忽视的是,万达频繁出售资产或许与此前与投资者的对赌协议有关。根据万达与投资者签订的协议,珠海万达商管需在2023年年底前上市,否则将面临超过300亿元的股权回购支付压力。截至今年六月底,珠海万达商管已向港交所提交更新招股书,并已四度提交。如未能在限定日期前完成上市,万达将面临招股书失效和限时只剩20天的压力。

万达商管考虑将上市时间推迟至2026年,并考虑引进新的投资者。万达商管的收入和利润在过去三年也持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起,万达就已经开启了轻资产的发展之路,也就是说,除了输出品牌、设计、招商和运营外,万达不再投资持有新开万达广场的物业。到2021年2月,万达商管宣布全面停止“重资产”项目投资,以轻资产战略为主。

据赢商大数据显示,2022年,万达商管新开业55座万达广场,其中近40座是轻资产项目。今年第三季度六座新开万达广场都属于轻资产项目,部分还是存量改造项目。通过这些举措,万达集团正在努力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战略,以实现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