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价格大跳水,行业寒冬中寻求突破


财联社12月11日讯,白羽肉鸡产业迎来了冬天的寒冷—不是气温的降低,而是市场价格的记录低位。当交易的钟声在2023年12月迎来第一声敲响时,行业内的许多期待也以价格的自由落体而破灭,售价不但跌至两年来的新低,更是令整个产业链步入了亏损的泥潭。

在这一轮的低迷中,最受关注的数据来自山东和辽宁地区。禽报网消息,12月8日,山东地区白羽肉鸡的毛鸡价格在3.48至3.52元/斤之间徘徊,而辽宁的价格则稍高,主要维持在3.70至3.75元/斤之间。然而,对比今年3月的年内低点3.5元/斤,现价不仅低于此前的低点,距离年内高点5元/斤更是缩水超过30%。

面对市场的持续衰弱,从屠宰企业到经销商,都在谨慎行事,试图通过降价去库存却遭遇销售疲软。屠宰企业议价空间加大,但经销商担心价格进一步下跌,反而更不敢囤货,形成了一种供应链上下游的恶性循环。

位于行业前沿的市场分析师,比如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的王欣宇,对现状评价颇为严峻。他指出,受需求端低迷的影响,行业整体盈利十分微薄。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来,市场低迷现象愈发明显,白羽肉鸡几乎整个产业链都在亏损。此外,从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也可以窥见冰山一角。例如,仙坛股份与益生股份公布的11月份销售数据均表现出行业的低迷。

除了眼下的困境,行业的未来前景也并不明朗。卓创资讯的分析师提出,在春节屠宰业放假之前,虽然出栏量有所减少,但终端市场需求依旧疲软,市场行情难言乐观。尽管如此,王欣宇仍保持一丝乐观,认为随着消费的逐步回暖,白羽肉鸡行业明年可能会有所好转,尤其是下半年的市场可能将迎来转机。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白羽肉鸡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整个行业依旧在寻找着破局的可能。在苦寒的冬季,售价如同白菜价般的白羽肉鸡是否能够度过难关,等到春日的暖阳,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