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革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科技创新


新华社消息,12月11日至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深刻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并对未来一年中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政策重点进行规划部署。一转变往常提及的 “产业政策””科技政策” 的双管齐下,此次会议更加突出了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标志着中国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战略更为坚定和明确。

会议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革新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发展,将催生新的产业形态、经营模式和动力源泉,培养出新质的生产力。这种策略上的调整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的准确把握。

业界专家朱昌明认为,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不仅表现出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也意味着2024年将有更多突破性的科技成果被运用于产业发展之中。他强调,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优势和日益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两者结合将有助于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并确保国家发展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会议提及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要性,尤其是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分析,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在于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引领,旨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就要求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效应推动增长,并深化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

朱昌明补充道,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发展数字经济,加速人工智能的进步,并促使这些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开创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形式。

此外,会议还强调了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的必要性,将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朱昌明强调,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能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的结合。他还认为,企业应积极投身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以推动中国在关键技术上的原创性和引领性发展。

会议针对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也做出了明确部署,强调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并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

在创新性产业方面,会议第一次在中央层面明确了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并提出要开拓(quantum)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领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最后,会议也没有忽视资本市场对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倡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以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科技创新在中国的产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此明确了方向,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