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深化经济紧缩政策,带动全国经济警报频响


据央视新闻12月17日报道,阿根廷境内的经济危机已迫使11个省份宣布进入紧急经济状态。这一决定是在12日阿根廷新政府公布经济新策略之后,各省级政府纷纷响应的集体行动。新任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在履职首日便提出多项严苛政策,目的在于缩小政府财政赤字并控制脱序的通货膨胀。这其中包括了将政府部门的数量减少一半、降低政府对能源和公共交通的补贴,以及立即停止新的公共工程项目的招标等行动。

在阿根廷经济政策的转型期间,卡普托就新任总统米莱曾承诺的美元化计划发表意见,强调这项在竞选期间的承诺依然有效,并将作为新政府的政策目标继续执行。卡普托表示,仅有通过与民众达成有效契约,政策才能得以落实。因为公信力是推行策略不可或缺的前提。卡普托还提到,财政始终站在经济计划的核心位置。

面对外界对于政治手段无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批评,卡普托作出了回应。他说,经政治手段削减的支出占比达到60%,加上补贴费用约为80%。这表明,削减补贴确实可以为政府减轻经济负担。他还提及,目前40%的赤字缘于各类补贴,这些补贴的资金来源通常是货币发行,而后者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针对立法机构的经济政策,众议长马丁·梅内姆在宣布了“电锯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取消官方广告活动和削减官员的出国访问。梅内姆强调,这是与行政部门协同的决策,意在减少国家的开支,未来不再提供官方赞助的广告计划。

此外,阿根廷的消费物价近日出现剧烈波动。米莱总统公布了一项使得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的政策,其结果就是物价以极其迅猛的幅度上升,部分商品甚至翻了一番。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阿根廷目前的形势紧张,需要通过财政调整来解决问题,但具体调整的措施仍有待商榷。与此同时,国内的工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对新政府采取的措施提出警告,认为这将破坏阿根廷人民的生活,并呼吁紧急会议来讨论对策。

近日,卡普托还透露将削减多种公共支出的具体计划内容,包括减少部委数量、国务秘书的职位、取消未开工的公共工程项目等,并在社会安全网方面作出调整,提高社会补贴来激发就业。同时,为了促进贸易,政府还决定提高进口税和非农业出口预扣税,采用一种无需事先批准许可证的新系统以替代现行的进口审批体系。

阿根廷新政府的一系列紧缩政策和经济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以期在动荡和挑战中寻求稳定和增长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