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年初一的烟花尚未褪去,春节档的电影依然在影院中激烈争夺票房之际,一部港式风情浓厚的合家欢喜剧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2》悄无声息地登上银幕。显然,这样低调的上映节奏似乎暗示了这部电影将面临观众的忽视。我的观影体验正好应证了这一点——独自一人在影院中观看了这部作品。
继承前作《还是觉得你最好》港片风格,它曾被认为品质尚佳。可遗憾的是,这一次的续集几乎没有再现前作的魅力,甚至让人质疑是否还有必要将其拍摄成电影。
《还是觉得你最好2》的最大问题在于缺失了连贯的故事线索和鲜明的核心矛盾,从而导致影片既缺乏引人入胜的叙事,也无法构建起有吸引力的情节,令人感到混乱而无聊。相比之下,前作中包含了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生意故事以及棘手的感情问题,这些都让人回味无穷。
本作所试图展现的,似乎仅限于两场婚礼的喧闹场面,以此营造了剧烈的冲突感,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话的密集以及单一乏味的场景呈现。更令人遗憾的是,第二部几乎全然没有延续第一部的喜剧元素,转而简单快餐化,过度夸张的人物行为和凌乱的笑点,使得观众在屏幕前频频出戏,而笑容却难觅踪影。
英文原名“Table for Six”的电影在失去了关键人物陈鸿之后,更是名不副实。第二部聚焦于角色们围绕婚礼的纠结与爆发,却无力构建起任何一个角色形象,甚至让刻画深入人心的第一部女性角色变得索然无味。
本片的女性形象令人愤懑,他们或被塑造为受男性支配的依附者,或是事业与个性受到忽视的贤妻。这种对女性角色的处理,无疑是这部电影的巨大退步。
虽然《还是觉得你最好》充斥着港式电影的经典元素,如强调家庭和团聚的港式合家欢模式,而餐桌成为角色情感碰撞的平台,具有代表性的“三兄弟”设定也构建了深厚的文化共鸣。反观《还是觉得你最好2》,这样的经典元素或是被荒谬地替换,或是完全丢失,使整部电影的文化底蕴趋于浅薄。
电影里不乏意图煽情的情节,在轻薄的叙事下,这样的努力让人不禁讽刺。然而,尽管诸多缺陷,电影中的演员们还是尽力演绎自己的角色,哪怕是在摆脱不了窘迫局面的情况下。
对香港电影的热爱者来说,《还是觉得你最好2》中出现的影坛资深如罗兰、胡枫和米雪,提供了一丝怀旧的慰藉。但这也恰恰提醒我们,黄金时代已然远去。
总而言之,《还是觉得你最好2》的出现无疑是多余的,它让人思念起前作带来的美好体验,更加让人期待如果有第三部的话,请让黄子华回归,否则就请止步于好。电影的唯一亮点或许只有王菀之所演唱的触动人心的歌曲,却无法掩饰整部电影的平庸之处。